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之五 石蜜
(《唐本草》)
【释名】白沙糖
恭曰∶石蜜即乳糖也,与虫部石蜜同名。
时珍曰∶按∶万震《凉州异物志》云∶石蜜非石类,假石之名也。实乃甘蔗汁煎而曝之,则凝如石而体甚轻,故谓之石蜜也。
【集解】志约曰∶石蜜出益州及西戎,煎炼沙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
恭曰∶石蜜用水、牛乳米粉和煎成块,作饼坚重。西戎来者佳,江左亦有,殆胜于蜀。
诜曰∶自蜀中、波斯来者良。东吴亦有,不及两处者。皆煎蔗汁牛乳,则易细白耳
宗 曰∶石蜜,川、浙者最佳,其味浓,他处皆次之,煎炼以型象物,达京师。至夏月及久阴雨,多自消化。土人先以竹叶及纸裹包,外用石夹埋之,不得见风,遂可免。今人谓之乳糖。其作饼黄白色者,谓之捻糖,易消化,入药至少。
时珍曰∶石蜜,即白沙糖也。凝结作饼块如石者为石蜜,轻白如霜者为糖霜,坚白如冰者为冰糖,皆一物有精粗之异也。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后汉书注》所谓猊糖是也。以石蜜和诸果仁,及橙橘皮缩砂薄荷之类,作成饼块者,为糖缠。以石蜜牛乳、酥酪作成饼块者,为乳糖。皆一物数变也。《唐本草》明言石蜜沙糖为之,而诸注皆以乳糖即为石蜜,殊欠分明。按∶王灼《糖霜谱》云∶古者惟饮蔗浆,其后煎为蔗饧,又曝为石蜜,唐初以蔗为酒。而糖霜则自大历间有邹和尚者,来住蜀之遂宁伞山,始传造法。
甘蔗所在植之,独有福建、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冰糖,他处皆颗碎、色浅、味薄。
惟竹蔗绿嫩味浓,作霜最佳,西蔗次之。凡霜一瓮,其中品色亦自不同。惟叠如假山者为上,团枝次之,瓮鉴次之,小颗块又次之,沙脚为下;紫色及如水晶色者为上,深琥珀色次之,浅黄又次之,浅白为下。
【气味】甘,寒,冷利,无毒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渴(《唐本》)。治目中热膜,明目。和枣肉巨胜末为丸噙之,润肺气,助五脏生津孟诜)。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解酒和中,助珍)。
【发明】震亨曰∶石蜜甘喜入脾,食多则害必生于脾。西北地高多燥,得之有益;东北地下多湿,得之未有不病者,亦兼气之浓薄不同耳。
时珍曰∶石蜜糖霜冰糖,比之紫沙糖性稍平,功用相同,入药胜之。然不冷利,若久食则助热、损齿、生虫之害同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