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榧实
(《别录》下品)
【校正】时珍曰∶《别录》木部有榧实,又有 华。《神农本草》鱼虫部有 子,宋《开宝本草》退 子入有名未用。今据苏恭之说,合并于下。
【释名】 子(音彼。《神农》)、赤果(《日用》)、玉榧(《日用》)、玉山果
时珍曰∶榧亦作 ,其木名文木,斐然章采,故谓之榧。信州玉山县者为佳。故苏东坡诗云∶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子见下。
瑞曰∶土人呼为赤果,亦曰玉榧
【集解】《别录》曰∶榧实生永昌。彼子生永昌山谷。
弘景曰∶彼子亦名罴子,从来无用者,古今诸医不复识之。榧实出东阳诸郡。
恭曰∶彼子当从木作 子,误入虫部也。《尔雅》 亦名 。其叶似杉,木如柏而微软。子名榧子,宜入果部。又注榧实云∶即虫部彼子也。其木大连抱,高数仞,其叶似杉,其木如柏,其理似松,肌细软,堪为器用。
宗 曰∶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黑粗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也。
藏器曰∶ 华即榧子之华也。 与榧同。榧树似杉,子如虫部有彼子,陶氏复于木部出榧实、 华,皆一物也。
颖曰∶榧有一种粗榧。其木与榧相似,但理粗色赤耳。其子稍肥大,仅圆不尖。《神农本草》 子即粗榧也。
时珍曰∶榧生深山中,人呼为野杉。按∶罗愿《尔雅翼》云∶ 似杉而异于杉。彼有美实而木有文采,其木似桐而叶似杉,绝难长。木有牝牡,牡者华而牝者实。冬月开黄圆花,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如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黄白色。其仁可生啖,亦可焙收。以小而心实者为佳,一树不下数十斛。陶氏不识 子,惟苏恭能辨为一物也。
榧实 (《别录》)
【气味】甘,平,涩,无毒
瑞曰∶性热,同鹅肉食,生断节风,又上壅人,忌火气。
时珍曰∶按∶《物类相感志》云∶榧煮素羹,味更甜美。猪脂炒榧,黑皮自脱。榧子甘蔗食,其渣自软。又云∶榧子皮反绿豆,能杀人也。
【主治】常食,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恶毒(《别录》)。食之,疗寸白虫(弘景)。
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多食一、二升,亦不发病孟诜)。多食滑肠五痔人宜之(宗 )。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子 (《本经》。旧作彼)
【气味】甘,温,有【主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鬼疰伏尸(《本经》)。
【发明】震亨曰∶榧子,肺家果也。火炒食之,香酥甘美。但多食则引火入肺,大肠受伤尔。
原曰∶榧子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有虫积者宜食之。苏东坡诗云∶驱除三彭虫,已我心腹疾,是矣。
时珍曰∶榧实、 子治疗相同,当为一物无疑。但《本经》 子有毒,似有不同,亦因其能杀虫蛊尔。汪颖以粗榧为 子,终是一类,不甚相远也。
【附方】旧一,新五。
寸白虫∶诜曰∶日食榧子七颗,满七日,虫皆化为水也。《外台秘要》∶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火燃,啖之,经好食茶叶面黄者∶每日食榧子七 令发不落∶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浸雪水梳头,发永不落且润也。(《圣惠方》)
吐血出∶先食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白汤服三钱,日三服。(《圣济总录》)
咽痛痒、语言不出榧实半两,芜荑一两,杏仁、桂各半两,为末,蜜丸弹子大,含咽。
(《圣济总
华 (《别录》)
春月生采之。
藏器曰∶即榧子华也。 【气味】苦。
【主治】水气,去赤虫,令人好色,不可久服(《别录》)。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