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柰
(《别录》下品)
【释名】频婆(音波)。
时珍曰∶篆文柰字,象子缀于木之形。梵言谓之频婆,今北人亦呼之,犹云端好也。
【集解】弘景曰∶柰,江南虽有,而北国最丰。作脯食之,不宜人。林檎相似而小,俱不益人
士良曰∶此有三种∶大而长者为柰,圆者为林檎,皆夏熟;小者味涩为 ,秋熟,一名楸子。
时珍曰∶柰与林檎,一类二种也。树、实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压。有白、赤、青三色。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亦曰朱柰,青者为绿柰,皆夏熟。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孔氏《六帖》言∶凉州白柰,大如兔头。《西京杂记》言∶上林苑紫柰,大如升,核紫花青。其汁如漆,着衣不可浣,名脂衣柰。此皆异种也。郭义恭《广志》云∶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谓之频婆粮。亦取柰汁为豉用。其法∶取熟柰纳瓮中,勿令蝇入;六、七日待烂,以酒腌,痛拌令如粥状,下水更拌,滤去皮子;良久,去清汁,倾布上,以灰在下引汁尽,划开,晒干,为末,调物甘酸得所也。刘熙《释名》载∶柰油,以柰捣汁涂缯上,曝燥取下,色如油也。今关西人以赤柰、楸子取汁涂器中,曝干,名果单是矣。味甘酸,可以馈远。杜恕《笃论》云∶日给之花似柰,柰实而日给零落,虚伪与真实相似也。则日给乃柰之不实者。而《王羲之帖》云∶来禽、日给,皆囊盛为佳果。则又似指柰为日给矣。木槿花亦名日及,或同名耳。

【气味】苦,寒,有小毒。多食令人肺壅、胪胀,有病患尤甚(《别录》)。
思邈曰∶酸、苦,寒,涩,无毒
时珍曰∶案∶《正要》云∶频婆∶甘,无毒
【主治】补中诸不足气,和脾。治猝食饱气壅不通者,捣汁服孟诜)。益心气,耐饥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