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简 介:又名《杂病证治类方》、《类方》、《王损庵先生类方》。八卷。明·王肯堂辑。本书是《证治准绳》中的一种。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8 章节 49.71万+字数

中寒
苏合香丸(见卒中。)
五积散(《和剂》)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或有腹痛。又治伤寒发热头疼恶风,无问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血不调,或难产并治。
白芷 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 当归 川芎 甘草(炙) 肉桂 芍药(各三两) 枳壳(去瓤,麸炒) 麻黄(去节根) 陈皮(去白,各六两) 桔梗(去芦,十二两) 浓朴(去粗皮,姜制) 干姜(各四两, ) 苍术(泔浸,去皮,二十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根,煎七分,热服。冒寒用煨姜,挟气则加茱萸妇人调经催产则加艾醋。
姜附汤(《发明》) 治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忽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兼治阴证伤寒,大便自利发热者。
干姜 熟附子(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或虑此药性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汤,相继服饵。姜附本治伤寒经下后,又复发汗,内外俱虚,身无大热,昼则烦躁,夜则安静,不呕不渴,六脉沉伏,并宜服此,不知脉者,更宜审之。兼治中脘虚寒,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四肢厥逆。一方,附子汤以生用者,名曰白通汤。内加白术倍之,甘草减半,名生附子白术汤。治中风湿,昏闷恍惚腹胀满身重手足螈 , 自汗失音不语,便利不禁。
一方,用姜附汤加麻黄白术、人参、甘草等分,名附子麻黄汤。治中寒湿昏晕缓弱,腰脊强急,口眼 ,语声混浊,胸腹 胀,气上喘急不能转动,更宜审而用之。
附子理中汤
干姜(炮) 白术 人参 甘草(炙。各二钱半) 附子(炮,二钱)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温服。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 治四时伤寒温疫时气头疼壮热腰背拘急山岚瘴气寒热往来霍乱吐泻,脏腑虚寒下痢赤白
苍术(制) 橘皮(去白) 半夏曲(炒) 浓朴(姜制) 藿香(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盅,去滓,食前稍热服。忌生冷油腻毒物。若出远方,不服水土,尤宜服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