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
简 介:王肯堂著有《证治准绳》《医论》《医辨》《胤产全书》《医镜》等,《证治准绳》最具代表性。 《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包括杂病、类方、伤寒、疡医、...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78 章节 42.82万+字数

淋洗(十三)
古人论疮肿初生,经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汤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濡渍之。其在腰腹及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淹渍之。无非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集验》云:淋洗之法,每用药二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去渣,以净帛或新绵蘸之,乘热 其患处,渐觉喜 ,仍淋浴之,稍冷则急令再换,慎勿冷用。肿疡紫葛汤,一日五七次洗之,每洗后拭干,视疮顶上有白粒如米大者,以五灰膏贴破之,疮眼敷老皮散,次用水调大铁箍散,围贴四边红肿处,用正铁箍散水调贴疮口,再洗则先去旧药,每一次洗换新药如前。溃疡猪蹄汤,一日一二次洗之,仍用大铁箍散如前围贴,疮口上用追毒拔毒等贴之。败肉去后,间二三日一洗之,可换长肉膏贴之。淋洗之功,痈疽初发,则宣拔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探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延蔓洗之则收,殷紫黯黑洗之红活,逐恶气祛风邪,除旧生新。如疮口冷滞不收者,浓煎北艾汤洗,烧松香、兔毛熏之。淋洗之药,可与铁箍散并行同功。大抵灸、烙、 、渍,各有所宜。凡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丹瘤肿毒,宜 渍之,肿皮光软则针开之,以泄其毒。认是疽疮,速以艾炷如绿豆许大,灸二百壮,灸后觉似 痛,乃火气下彻,毒气随火而出。若其疮痒,宜淡豆豉,以椒、姜、盐、葱和捣,捻作饼子如当三钱浓,安疮头上灸之,觉太热即抬起,又安其上,饼干再易新者。若其疮痛,即须更灸,壮数以多为妙。已成脓者,不可灸当针开之。初觉背上有疮,疼痒略异,认是发背,即取净土,水和捻作饼子,径一寸,浓二分,贴疮上,作艾炷灸之,一炷一易。其疮粟米大时,可灸七七壮;如钱大者,日夜不住灸,以瘥为度。其疳 、恶疮,诸法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又法:以乞火婆虫,同前灸之,累试累验,人皆秘之,往往父子不传。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