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形色
或云痘疮之候,无以脉诊言,形色可辨也。谓之形者,痘之形也,故尖圆坚浓,始出之形。发荣滋长,欲壮之形。饱满充足,成浆之形。敛束完固,收靥之形。与大豆豌豆绿豆相似者,皆正形也。或平或陷,形之变也,如初出时空若蚕种之蜕,隐如蚊蚤之迹,薄如麸片,密如针头,若热之痱,寒之粟者,不能起发而死。粘聚模糊,肌肉虚浮,溶软嫩薄,皮肤溃烂者,不能收靥而死。谓之色者,痘之色也,喜鲜明而恶昏暗,喜润泽而恶干枯,喜苍蜡而恶娇嫩,红不欲焰、焰则易破,白不欲灰、灰则难靥,由红而白,白而黄,黄而黑者,此出形、起发、成浆、结痂之正色也。出形而带紫,起发而灰白,此色之变。能辨痘之形色,可知死生之期。
先贤看痘有四,曰根、曰窠、曰脚、曰地,用是以验吉凶,断死生,不易之法也。何谓窠,中透而起顶者是也。何谓根,外圈而红者是也。即圈之红否,而其中之虚实,与痘毒之浅深可见矣。即窠之起否,而根之浅深,气血之盈亏可定矣。所谓脚地,则本乎根窠之丸混,痘子之稀密也,红晕之处谓之脚,彼此颗粒界限分明,不散不杂者,此痘脚明净也。空隙之处便谓之地,彼此颗粒不相连缀者,此地面明净也。根欲其活,窠欲其起,脚欲其固,地欲其宽,四者俱顺,痘虽密,无虑矣。
丸者,气之形也,气盛则痘窠必圆满周净。晕者,血之形也,血盛则痘窠必光明红活。气虚则顶陷,气散则塌阻,或有气虚极而不塌陷者,乃火载之,虽见圆满,实空壳如泡然也。血虚则晕淡,血惫则晕枯,根必散,或有血虚极面犹红色者,乃火上浮,虽见圈晕,实枯槁而不润泽也。痘色之明暗,系于血气之虚实,如色之红者,痘初出也。白者,毒未解也。黄者,毒将解也。干黄者,毒尽解也。灰白者,气衰而血不附也。紫者,毒盛而血滞也。黑者,热极而兼水化也。焦褐者,气血枯也。红变白,白变黄者,顺而生。红变紫,紫变黑者,逆而死。
初验之时,以红纸蘸清油,燃火照之,验其生意有无,又以手揩摩面颊,如红色随手转白,随白转红,谓之血活,生意在矣。如揩之不白,举之不红,是为血枯,纵疏不治。又看目睛神光了然,口唇尖上红活如常,无燥白之色,乃为吉证,万元忧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