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简 介:本书是北宋哲宗时(公元1093)高丽国所献之本的校对颁行本。北宋哲宗时颁行此书,只作了简单的校对;南宋绍兴时史崧献出家藏本
作者:清.张隐庵
共 82 章节 29.17万+字数

官针第七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大为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 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之 针。于井荥分输。病为大脓者。取之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输。取以四时。官、法也。九针之法。有大小长短之制。有浅深补泻之宜。有三五九十二刺之法。各有所施也。如不得其用。病勿能移,而反为害焉。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输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输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六曰大泻刺。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 刺。 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输 俞互用 音萃燔音烦)
上节论针有九者之宜。此论刺有九者之变。一曰输刺。刺五脏之经输。所谓荥输治外经也。远道刺者。病在上而取下之合穴。所谓合治六腑也。盖手足三阳之脉。其原皆在足,而上循于颈项也。大经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结不通,则流溢于大经之分,而生奇病,故刺大经之结络以通之。络刺者。见于皮肤之小络也。分刺者。分肉之间。溪谷之会。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会。邪在肌肉者取之。大泻刺者。泻大脓血也。毛刺者。邪闭于皮毛之间。浮浅取之。所谓刺毫毛无伤皮。刺皮无伤肉也。巨刺者。邪客于十二经别。宜巨刺之。左取右。右取左也。 刺者。燔针劫刺,以取筋痹也。(大经刺巨刺详素问缪刺论)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旁针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日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十一曰旁针刺。旁针刺者。直入旁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节、制也。言针有十二节制,以应十二经也。偶刺者。一刺胸。一刺背。前后阴阳之相偶也。旁取之。恐中伤心气也。报刺者。刺痛无常处。出针而复刺,故曰报刺。恢、大之也。前后恢荡其筋之急,以治筋痹也。齐刺者。中正以取之,故直入一以取中。旁入二以为佐,故又曰三刺。
寒痹小深者也。扬刺者。从中而发扬于四旁也。直刺者,以亳针刺在皮毛。得气而直竖也。输刺者。直入直出。如转输也。短刺者。用短针深入而至骨。所以便上下摩之而取骨痹也。浮刺者。旁入而浮浅也。阴刺者。刺少阴之寒厥也。旁针刺者。直刺旁刺。治留痹之久居者也。赞、助也。数发针而浅之出血。助痈肿之外散也。按十二刺中。独提少阴者。少阴主先天之阴阳水火。五运六气之生原也。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纳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此言经脉内合五行之化运。外应六气之司天。用针者不可不知也。夫经脉内连脏腑。外合六气。五脏内合五行。应五运之在中。命曰神机,而主出入。六气旋转于外。命曰气立,而主升降。六气之司天在泉。应人之精水。随气而营运于肤表,故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内连五脏也。微纳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者。致五脏之神气。营运于外也。脉浅者。见于皮肤之脉。外合于六气也。精水随气行于肤表,故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是使六气营运,而无令精出也。
玉师曰:致五脏之神机。非荣卫血气,故曰空脉气。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此申明三阴三阳之气。营运于皮表也。谷气者。通会于肌腠之元真。脾胃之所主也,故曰谷气。阴邪阳邪者。谓邪在阴阳之气分也。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者,在皮肉相交之间。仍在皮之绝处。未入于分肉也。盖言三阴三阳之气。营运于皮表,以应天之六气,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年之所加者。六气之加临。气之盛衰者。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也。运有太少。气有盛衰,则人之虚实。所由起矣。
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纳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纳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此言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主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夫血者。神气也,故五脏之神机。营运于血脉,以应五运之化。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肉筋骨,以应天之四时。玉师曰:九宜九变。应地之九野九州岛。人之九脏九窍。十二节应十二月。三刺应三阴三阳。五刺应五行五时。针道配天地人,而人合天地者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