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会心录
简 介:《杂证会心录》是清代汪蕴谷编写的一本临证综合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1936年由杭州三三医社辑入《珍本医书集成》。
作者:清.汪蕴谷编
共 41 章节 6.25万+字数

失荣
  失荣一症。经谓先富后贫。先贵后贱。心志屈辱。神气不伸。而忧煎日切。奉养日廉。始有此患也。夫营属阴血。卫属阳气。脉中脉外。乃往来之道路。故百骸得以荣养。经络得以流通。又何至脱营失精。而病从内生哉。无如禀赋素虚。平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而郁火相凝。隧痰停结。乃成是症。其患多生肩之上下。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动。半载一年。方生阴痛。或破烂紫斑
  渗流血水。或泛如莲。秽气熏蒸。病势至此。气血衰败。形容瘦削。未有不毙者矣。盖肝主谋虑。心主血脉。肾主五液。思虑多则伤肝。精神耗则伤心。精液少则伤肾。肝伤则筋不荣而肿。心伤则血不生而枯。肾伤则液不润而塞。漫肿无头。发在关节。病虽在经。根实在脏。譬之树木根摇。而枝叶已先萎矣。奈何医家误认流痰痈毒。药进清凉表散。愈耗阴血。是速其危也。不知流痰之发。坚而痛。痛而红。红而肿。肿而溃。在阴则平塌不红不肿不痛
  数日立毙。失荣则坚久隐痛皮色如故。数载乃亡也。其见症之不同。治法之各异。安可不细辨乎。初起宜六味归芍汤。久久服之。救其根也。病久隐痛。阴亏者宜左归加生脉汤。补其元也。阳亏者。宜十全大补汤。培血气也。
  虽然。六欲不遂损伤中气。枯于外而及于内。耗其气而伤其形。如妇人乳岩。男妇之瘰 。皆精血亏而真元败。大筋短而小筋挛。其症岂草根木皮所能胜任哉。若经谓陷脉为瘤。与失荣相肖。但此乃经脉为病。脏气安然。观其所发。皆非关节之处。可以验其轻重矣。
  病本难疗。而立论以救之。一片婆心。和盘托出。
  六味归芍汤
  (见中风门)
  左归饮
  茯苓(一钱五分) 山药(二钱) 甘草(一钱炙) 枸杞子(二钱)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萸肉(一二钱畏酸者少用)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生脉散
  十全大补汤
  (均见盗汗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