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会心录
简 介:《杂证会心录》是清代汪蕴谷编写的一本临证综合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1936年由杭州三三医社辑入《珍本医书集成》。
作者:清.汪蕴谷编
共 41 章节 6.25万+字数

胎疟并三日疟
  按疟疾一症。内经详言之。先贤备述之矣。至于人生初次发疟。则为胎虐。
  古人未有发明。患此者延缠难愈。轻则月余。重则数月。或变虚咳。或变浮肿。多致丧命。即体实之人。亦成疟母。为终身之患。是可悯也。盖疟乃暑邪。
  伏在募原之间。呆在少阳之界。不同伤寒温疫传里之险。常发疟者。数发之后。邪无所容。即从毛窍熟径而出。霍然愈矣。若胎疟之作。膜原忽被其耗扰。复又缠绵不已。气血由此大亏。兼之隧道少疏通之机。毛窍非熟由之路。正愈虚而邪愈陷矣。予悟此理。初发投小柴胡东加减数剂。阴虚者改用救阴补元之法。阳虚者改用温养元阳之法。俱重加人参。俾营卫正气大盛。则膜原流恋之邪。斯时急走隧道之间。肌腠虽非熟径。而自有不能不出肌腠之势矣。或问曰。胎疟之故。既得闻命矣。乃三日疟。尤难愈于胎疟。抑又何也。余曰。膜原之界限。宜分阴阳浅深之不同。营卫之气血。亦分阴阳盛衰之各异。在膜原之浅者。阳盛于阴。阳盛则正强而邪弱。随卫气出入。而疟难久留。在膜原之深者。阴盛于阳。阴盛则邪胜而正弱。居营气之间。而疟多伏藏。所以邪中浅者。一日而作。邪中深者。间日而作。邪中极深者。间二日而作也。汪机云。三日一发者。非入于脏也。由气血盛衰而然。气血未补。未至于强健。已补强健。邪无容留矣。可见邪伏募原之深界。
  而离肌腠之路远。须宜阳分肋气之药。加血药引入阴分。方可掣起。如是则气血大盛。邪不攻而自走。经所谓邪正不两立也。或又问曰。募原之界。
  营卫之道。安有浅深盛衰之不同。子言得毋谬乎。余曰。经言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何得无浅深之分经言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盛则外热。阴虚内热。何得无盛衰之别。但募原本是少阳表里之界。营卫既分阴阳。而在表者。又属阳中之阳。阳性动而行速。故邪出表易。在里者又属阴中之阴。阴性缓而行迟。故邪出表难。一迟一速。相拒交争。而所发之时日不同矣。经曰。阴气多而阳气少。故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又曰。其间二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此之谓也。此症初发用补中益气。合桂枝汤升其邪。陷于阴经。久发肾阴虚而疟不止者。用六味合生脉散。以补其真水。久发肾阳虚而疟不止者。用人参养营汤。八味汤以补其真火。久发脾胃虚而疟不止者。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以补其脾土。总之此症本于根原内空。卫外之阳不密。邪有隙而可乘。惟重加参术煎汤吞八味丸。久服自有神功。血亏甚者。加当归。气弱甚者。加黄 。若阴虚火盛者。二母汤吞六味丸。或阴虚火盛而胃滞者。二母汤吞独何丸。治疟之法。不外乎是。舍此而他求。势必变症百出矣。
  理从悟入。每遇病机。他人苦思之而不能得。即偶得之而格格不吐。一经悟思。偏出之 。其神于医理者乎。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