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指南
简 介: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医学指南》。共四卷。清·周震撰于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一为儿科歌赋及议论;卷二为小儿杂症;卷三-四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并附医案。现有近代刊本数种。
作者:
共 30 章节 3.92万+字数

咳嗽门
总括
《病机式要》云:肺病则咳嗽,谓有痰有声,因肺气受伤,动乎脾湿而然也。若只有声而无痰,是咳之名,肺气伤而不清也。有痰而无声,谓之嗽,脾湿动而为痰也。二者虽俱属肺之为病。然又有肺寒肺热之分,食积风寒之别,医者宜详辨之。
肺寒咳嗽
寒嗽者,因平素肺虚喜饮生冷,以致寒邪伤肺,发为咳嗽。其证面色 白,痰多鼻涕清稀。初宜圣惠橘皮散为主之药;若日久而嗽不愈者,须用补肺阿胶散治之,则顺气化痰而嗽宁矣。
肺热咳嗽
火嗽一证,乃火热熏扰肺金,遂致频频咳嗽面赤咽喉干燥,痰黄气秽,多带稠粘也。便软者加味泻白散主之,便硬,加味凉膈散煎服,则热退气清,而嗽自止矣。
食积咳嗽
食积者,因小儿食积生痰,热气熏蒸,肺气气促痰壅,咳嗽频频也。如便溏者,以曲麦二陈汤治之。便燥者,以苏亭滚痰丸攻下之。
风寒咳嗽
小儿脱衣,偶为风寒所乘,肺先受邪,使气上逆,冲塞咽喉,发为咳嗽。如常嚏喷流涕,鼻塞声重,多唾痰涎,先宣疏解风邪,以参苏饮主之,后清其痰嗽,用金沸汤主之。若寒邪壅当散其寒,以加味华盖散治之,则风邪解,而气道通,气道通而咳嗽痊矣。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