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汇补
简 介:全书8卷。每卷一门,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等八类,每门罗列相应的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按大意、内外因、外候、脉法、治法、用药、选方排列,分别述论,其内容包括内科各种病证及部分五官等疾患。该书作者撷采古人的论述及经验,去芜存菁,条分缕析,并补入自己的见解及经验体会。因此。本书堪称博而不滥、广而有约、述而有作的一部启迪后学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清光绪简玉山房刻本为底本,对原书的目录给予了重新编排,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很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阅读。
作者:清·李用粹编
共 83 章节 20.96万+字数

伤风
大意
虚邪贼风。阳先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经文) 盖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气卫于外。风邪不能为害。惟脾虚肌肉不充。肺虚而玄府不闭。则风乘虚入。(微论)
病因
更衣脱帽。沐浴当风。皮毛之间。卒然受邪。内舍于肺者。外因也。衣被过浓。上焦壅热内热生风。似乎伤风者。内因也。肺家素有痰热复受风邪束缚。内火不得舒泄。谓之寒暄。此表里两因之实症也。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谨。即显风症者。此表里两因之虚症也。(汇补)
见症
轻者。咳嗽有痰。咽干声重。鼻燥作痒。或流清涕腹胀额闷。口燥喉痛。重者。头痛项强肢节烦疼。憎寒壮热
头眩呕吐心烦潮热自汗恶风。亦有无汗恶风者。(汇补)
伤风伤暖辨
外风所伤。鼻流清涕咳嗽清痰。舌无胎膜。内热生风。鼻流浊涕咳嗽稠痰。舌有红点。其余诸症。则相似也。(汇补)
伤风伤寒
风循经络。亦有六经传变。其初起头疼身热伤寒同。但伤风必鼻塞流涕。且多恶风。居暖室之中。则坦然自如。伤寒恶寒。虽近烈火。仍复怕寒。又伤风在表者。有汗而手足微烦伤寒在表者。无汗而手足微冷。
伤风在里。肺热皮肤发疹伤寒在里。胃热肌肉发斑。皆各异也。(汇补)
脉法
左寸关浮弦有力者。伤风也。右寸关洪滑有力者。伤暖也。右寸关濡弱无力者。兼虚也。(汇补)
总治
有汗当实表。无汗当疏邪。内热清火。实表不可大补。疏邪不可太峻。清火不可太凉。若肺虚伤风者。先与祛邪。遂即养正。先后缓急。不可偏废。(士材)
大汗宜禁
伤风症。腠理疏泄。但宜轻扬之剂彻越其邪。不可与伤寒大汗之药。恐蹈亡阳之戒。(汇补)
久虚宜补
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中。而佐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立斋)
用药总法
主以二陈汤桔梗前胡苏叶桑皮杏仁身热。加柴胡、黄芩。体痛。加羌活防风头痛。加川芎。胸满。加枳壳痰多。加金沸草气逆。加苏子内热。加玄参咳嗽。加栝蒌。若三时伤风。重者冲和汤。冬月伤风。
重者桂枝汤。凡表症恶风身热自汗自利。当用药中加桂枝。其效尤捷也。体虚易于伤风。不时感冒者。补中益气汤。
桔梗茯苓半夏。(汇补)
【附:胃风】
胃风者。饮食之后。乘风取凉所致。其症饮食不下。形瘦腹大恶风头汗。膈塞不通。右关脉弦缓带浮者是也。宜胃风汤主之。(类案)
伤风选方
川芎饮感冒风邪胸满头疼咳嗽吐痰憎寒壮热状似伤寒脉浮而缓
川芎 苏叶 枳壳 桔梗 陈皮 前胡 半夏 茯苓 木香川芎。加人参。即名苏参饮。
川芎茶调散 川芎 甘草 羌活 荆芥 薄荷 防风 白芷桂枝汤 太阳伤风。脉浮缓恶风发热自汗。鼻鸣干呕。或下利等症。
桂枝 甘草 白芍药枣、姜煎服。覆之。令微汗
香苏饮 主四时感冒风邪头疼发热
紫苏 香附 陈皮 甘草姜、葱水煎。
胃风汤(方见痢疾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