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
兔耳草,地丁,金剪刀,紫地丁,箭头草,兔耳草,地丁草
  • 味苦性寒

    性味

    味苦,性寒

  • 清热解毒凉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凉消肿

  • 淋巴结核: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2克,元参9克,大贝母9克,牡蛎15克。水煎服。
    紫花地丁   夏枯草   大贝母  

    符方

    淋巴结核

  • 阑尾炎: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克,连翘、赤芍各15克,黄柏9克。水煎服。 《宁夏中草药手册》
    紫花地丁   金银花  

    符方《宁夏中草药手册》

    阑尾炎

  • 肠炎痢疾:紫花地丁、红藤各30克,蚂蚁草60克,黄芩10克。煎服。 《中草药手册》
    紫花地丁   蚂蚁草  

    符方《中草药手册》

    肠炎痢疾

  • 黄疸内热:紫花地丁末,酒服6克。 《干坤秘韫》
     

    符方《干坤秘韫》

    黄疸内热

  • 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参、车前草各15克,海金沙30克。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 《中草药手册》
    紫花地丁   车前草   海金沙  

    符方《中草药手册》

    前列腺炎

  • 热病发斑:紫花地丁、生地各15克,赤芍、丹皮、连翘各9克,生石膏30克。煎服。 《安徽中草药》
    紫花地丁   生石膏  

    符方《安徽中草药》

    热病发斑

  • 麻疹热毒:紫花地丁、连翘各6克,银花、菊花各3克。水煎服。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紫花地丁  

    符方《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麻疹热毒

  • 目赤肿痛:紫花地丁、菊花、薄荷各9克,赤芍6克。水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
    紫花地丁  

    符方《青岛中草药手册》

    目赤肿痛

  • 生於路边、林缘、灌木丛、荒地、田埂阴湿处及水沟边。主产於江苏、浙江等地。

    产地

  • 多皱缩成团。主根圆锥形,直径1~3毫米。叶丛生,灰绿色,湿润展开后,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6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基部截形或呈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长2~6厘米,上部有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花紫色或淡棕色,矩形管状,蒴果通常三角状裂开,内有多数淡黄色种子。气微,味微苦而带黏性。

    形态

  • 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对甲型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药理

  • 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近从全草中分离出一种在体外试验中具有高活性抗I型艾滋病毒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为10000~15000的磺化多聚糖。本品具有抑菌、利胆、利尿和轻泻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药理

  • 含甙类、黄酮类、蜡(为虫蜡酸及不饱和酸等酯类)。

    成份

  • 含有苷类、黄酮类、黏液质、棕櫚酸等。另含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山柰酚-3-0-鼠李糖苷等成分。

    成份

  • 堇菜科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加工采集

  • 全草,皱缩卷曲成团状。叶片多碎断,全体呈绿色或灰绿色。蒴果夹果状。黑色种子多散存於碎叶之间。气青草味,味苦而持久。以枝叶青绿色,无杂质者为佳。

    签别

  • 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炮制

  • 1、据中药志和中药鉴别手册记载还有些地区如内蒙用豆科山野豌豆的地上部分作紫花地丁。浙江、云南、安徽滁县等地,以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称竹叶地丁。广东、广西以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称广地丁,四川以龙胆科植物石龙胆作地丁用,而陕西、四川部分地区以菊科植物蒲公英全草称黄花地丁。这些地丁应结合地区习用,注意鉴别。

    宜忌

  • 阴疽漫肿无头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宜忌

  • 用量15~30克;单味大量可用至30~60克;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患处。用治热毒痈结所致之疔疮痈肿、乳痈、肠痈、丹毒等症;及肝热目赤肿痛、毒蛇咬伤等。

    临床应用

  • (1)紫花地丁多用於热毒壅盛之时,内服多配合银花、连翘、野菊花等同用;外用可取新鲜地丁草捣烂外敷疮痈局部。

    备注

紫花地丁 之 中药

紫花地丁 之 方剂

紫花地丁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