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
山坡芩,假茉莉,总管,千里及,乌面马,白雪花,野苜莉,隔布草,千槟梅,照药,天槟榔,白皂药,白花皂药,一见消(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白花岩陀,假茉莉,白雪花,天槟榔
  • 辛苦涩,有毒。

    性味

    辛苦涩,温

  • 味苦性寒无毒。 《生草药性备要》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

    味苦,性寒,无毒

  • 味辛气烈性热,有大毒。 《广西药植图志》

    性味《广西药植图志》

    味辛,气烈,性热

  • 性温味淡无毒。 《四川中药志》

    性味《四川中药志》

    性温,味淡,无毒

  • 性微温;根茎 《岭南草药志》

    性味《岭南草药志》

  • 祛风散瘀解毒杀虫。治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功效

    祛风,散瘀,解毒,杀虫,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 散疮消肿祛风。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风下泪擦癣疥癞,去毒俱妙。 《生草药性备要》

    功效《生草药性备要》

    散疮,消肿,祛风,蛇咬,痢症,迎风下泪,擦癣疥癞

  • 其叶捣烂敷跌打伤,能去瘀。 《岭南采药录》

    功效《岭南采药录》

    能去瘀

  • 痨伤吐血,虚弱带下及咳嗽心累。 《四川中药志》

    功效《四川中药志》

    痨伤吐血

  •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根

    功效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

  •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解毒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功效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解毒消肿

  • 疮疖毒蛇咬伤:白花丹鲜叶捣敷,有灼热感即取下。 《红河中草药》
     

    符方《红河中草药》

    疮疖,毒蛇咬伤

  • 厚皮癣:白花丹茎叶捣烂敷。(《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符方《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厚皮癣

  • 眼翳:鲜白花丹叶捣烂贴印堂。见出水泡即除去。(《福建药物志》) 《福建药物志》
     

    符方《福建药物志》

    眼翳

  • 脚底硬结疼痛:白花丹鲜叶1握,稀饭1撮,食盐少许。捣烂涂贴,日换1次。(《福建民间草药》) 《福建民间草药》
     

    符方《福建民间草药》

    脚底硬结疼痛

  • 扭挫伤:白花丹根90克,白酒或60%乙醇500毫升浸泡3~5天,每日搽数次。(《湖南药物志》) 《湖南药物志》
     

    符方《湖南药物志》

    扭挫伤

  • 多生於气候炎热的地区,常见於阴湿的沟边或村边路旁的旷地。分布於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产地

  • 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L.的干燥全草或根。 本品主根呈细长圆柱形,长可达30厘米,直径约5毫米,略弯曲,表面灰褐色或棕红色。茎圆柱形,直径2毫米,表面淡褐色或黄绿色,具细纵棱,节明显,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呈纤维状,淡棕黄色,中间髓部淡黄白色或白色,质松。叶片皱缩、破碎,多已脱落,完整叶片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有腺体,花冠淡黄棕色。气微,味辛辣。

    形态

  • 矶松素小量对蛙、小鼠、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由兴奋转入麻痹;其最小致死量,蛙为0.5mg/g,小鼠为0.1mg/g,兔为10mg/kg。对家兔的呼吸、血压有轻度抑制。降压乃由於末梢血管扩张及直接抑制心脏所致,与迷走神经无关。对离体蛙心有直接麻痹作用,心跳停於扩张期。对离体小肠及子宫,小量兴奋,中量先兴奋后麻痹,大量则一开始即呈麻痹作用;妊娠子宫特别敏感,对离体兔子宫0.000001%的浓度为兴奋作用,而0.00001%的浓度则呈抑制;对妊娠大鼠腹腔注射适当剂量可致胎仔死亡及续发性卵巢功能紊乱。矶松素有难闻的、腐蚀性的辛苦味,可用於发泡或治某些皮肤寄生虫病。此外,尚有某些抗菌作用。根的氯仿抽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牛津小杯法),对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石油醚抽提物次之,乙醇提出物更次之,水抽提液则无抗茵作用。根所含白花丹素1:100000对一些致病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药理

  • 有抗生育作用。对离体小肠及子宫,小量兴奋,中量先兴奋后麻痹,大量则一开始即呈麻痹作用,尤其妊娠子宫;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家兔的呼吸、血压有经度抑制,对离体蛙心有直接麻痹作用,心跳停於扩张期。有抗凝血活性。小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药理

  • 根的氧仿抽提物中可得矶松素3-氯矶松素和3,3′-双矶松素根中又含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不含糖甙、生物碱和皂甙。

    成份

  • 本品主要含白花丹素、白花丹酸、香草酸、β-谷固醇、异白花丹酮、白花丹酮、3,6'-双白花丹素等成分。

    成份

  • 全年可采。

    加工采集

  •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禁服。"

    宜忌

  • 孕妇禁服。外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起疱。

    宜忌

  • 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涤,如糜烂时可用硼酸软膏敷患处。服鲜品中毒后服蛋清、糖水、活性炭,出现麻痹时可给樟脑等强心兴奋剂、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

    副作用

  •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涂擦。主治风湿痹痛,心胃气痛,肝脾肿大,血瘀经闭,跌打扭伤,痈肿瘰疬,疥癣瘙痒,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白花丹 之 中药

白花丹 之 植物

白花丹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