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地茶
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叶底珠,紫金牛,叶下红,叶底红,老勿大,平地木,矮脚草
  • 性寒。”⑴《现代实用中药》

    性味

    性寒

  •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用法

  • 化痰止咳利湿活血。用於咳嗽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跌扑损伤

    功效

    化痰止咳,利湿,活血,咳嗽,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跌扑损伤

  • “治时疾膈气,去风痰。”⑵《本草纲目》

    功效

    去风痰

  • 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属化痰止咳平喘分类下的止咳平喘药。

    功效

    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

  • 生於林下、谷地、溪边阴湿处;分布於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产地

  • 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 Bl.的全株。 根茎匍匐状。茎圆柱形或稍扁,表面棕红色,有细纵纹和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淡红棕色,髓白色。叶互生,常成对或3~7片集生茎顶;叶片略卷曲或破碎,完整叶展开后呈椭圆形,嫩叶表面被腺毛,老叶毛稀少,灰绿色、棕红色或棕褐色,近革质,顶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网状叶脉明显或微凸,中脉有毛。茎端偶见花梗及暗红色球形果实。气微香,味微涩。

    形态

  • 止咳作用

    矮地茶煎剂及其提出物矮茶素1号对电刺激猫喉上神经所引起的咳嗽及氨水喷雾引起的小鼠咳嗽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矮茶素1号作用尤为显著,可能系矮地茶的主要止咳成分。它的止咳作用强度按剂量计算相当於可卡因的1/4~1/7,连续给猫用药23天也无耐受性。推测其止咳作用部位在中枢,可能在中脑。矮地茶和矮茶素1号对大鼠硫喷妥钠剂量无减少作用,对小鼠无明显止痛作用,大剂量对动物亦无催眠作用,中毒剂量对狗也无明显抑制呼吸作用,矮茶素1号对尼可刹米引起的呼吸兴奋无明显对抗。此药对咳嗽中枢的抑制可能是选择性的,对其他中枢并无明显的抑制。


    祛痰平喘作用

    矮地茶煎剂对小鼠灌胃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酚红法),作用强度与等计量桔梗相当,腹腔注射的效果更强,而对家兔眼结合膜无明显的刺激性,说明其祛痰作用可能系通过吸收作用产生的。祛痰有效成分可能是黄酮甙,矮茶素1号灌胃无祛痰作用,亦无明显的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4]对呼吸的影响

    矮地茶有降低大鼠气管-肺组织耗氧量的作用,矮茶素1号作用於含硫氢基必需基团的酶体系,因而降低了组织呼吸,但作用不强。


    抗病毒作用

    矮地茶水煎剂对金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鸡胚试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即失去抗菌作用;挥发油及黄酮甙在体外虽有抑菌作用,但体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

    药理

  • 主要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菌与抗病毒作用。另外,还有降低大鼠气管-肺组织耗氧的作用。

    药理

  • 矮茶素(左)冬青萜醇(右)化学结构含紫金牛酚Ⅰ、Ⅱ(ardisinolⅠ,Ⅱ),紫金牛素(ardisin)、岩石菜内酯(dergenin)、信筒子醌(embelin)、酸金牛醌(rapanone)及槲皮甙、挥发油等。

    成份

  • 主含挥发油。去油后的残渣分离得镇咳有效成分矮茶素1号,即岩白菜素。另含紫金牛酚I、紫金牛酚Ⅱ、紫金牛素、岩白菜内酯、槲皮苷等成分。

    成份

  •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泥沙,置阴凉干燥处

    加工采集

  • 该品根茎呈圆柱形,疏生须根。茎略呈扁圆柱形,稍扭曲,长10~30cm,直径0.2~0.5cm;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叶痕及节;质硬,易折断。叶互生,集生於茎梢;叶片略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长3~7cm,宽1.5~3cm;灰绿色、棕褐色或浅红棕色;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近革质。茎顶偶有红色球形核果。气微,味微涩。

    签别

  • 干燥

    炮制

  • 少数患者服用本品或有胃脘部不适等消化反应。

    宜忌

  • 1.慢性气管炎:矮地茶35g,水煎分3次服,或用本品制剂。
    2.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矮地茶、夏枯草各12g,百部、白及、天冬、功劳叶、桑皮各9g,水煎服。
    3.急性黄疸型肝炎:矮地茶30g,红糖适量,红枣10枚,水煎服。
    4.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等:可与其他药配伍应用。

    临床应用

  • 用量9~12克,煎服;或捣汁。外用:捣敷。用治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肝炎、痢疾、急慢性肾炎、高血压、疝气、肿毒。

    临床应用

  • 归经

    肺,肝

【其他参考】

矮地茶 之 中药

矮地茶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