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
果实/种子类
凉瓜,锦荔枝,癞葡萄,红姑娘,癞瓜,红羊
  • 性味

    苦,寒

  • 。 《滇南本草》

    性味《滇南本草》

    苦,寒,平

  • 无毒。 《纲目》

    性味《纲目》

    苦,寒,无毒

  • 生则性寒熟则性温。 《本经逢原》

    性味《本经逢原》

    生则性寒,熟则性温

  •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或煅存性研末。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取汁涂。

    用法

  • 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

    功效

    清暑涤热,明目,解毒,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

  • 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滇南本草》

    功效《滇南本草》

    丹火毒气,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 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生生编》

    功效《生生编》

    解劳乏,清心明目

  • 除热解烦

    功效

    除热解烦

  • 青则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功效

    青则涤热,明目清心,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 主治烦热消渴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泉州本草》

    功效《泉州本草》

    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 清暑涤热明目解毒。主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用於中暑发热牙痛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痱子疔疮疖肿

    功效

    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中暑发热,牙痛,肠炎,便血,痱子,疔疮疖肿

  • 苦瓜煅为末,灯草汤下。, 《滇南本草》
     

    符方《滇南本草》

    眼疼

  • 鲜苦瓜捣烂敷患处。, 《泉州本草》
     

    符方《泉州本草》

    痈肿

  • 苦瓜煅为末,开水下。 《滇南本草》
     

    符方《滇南本草》

    胃气疼

  • 降低血糖作用。正常的以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灌服苦瓜浆汁后,可使血糖明显降低。皮下注射脑垂体前叶浸膏引起高血糖的大鼠,灌服苦瓜浆汁的水提取物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给家兔口服苦瓜甙可降低血糖,作用方式与甲苯磺丁脲相似而较强,对摘除胰脏的猫降低血糖作用并未完全消失,故其降血糖包括对胰脏的及非胰脏的二种作用。亦有认为苦瓜浆汁及果实的干浸膏对正常的及糖尿病的兔的降血糖作用并不确实。糖尿病人口服苦瓜的酒精提取物并未降低血糖。

    药理

  • 果实含苦瓜甙,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的等分子混合物。尚含5-羟基色胺和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

    成份

  • 秋后采取,切片晒干或鲜用。

    加工采集

  • 干燥的苦瓜片,呈椭圆形或矩圆形,厚约2~8毫米,长3~15厘米,宽0.4~2厘米,全体皱缩,弯曲,果皮浅灰棕色,粗糙,有纵皱或瘤状突起。中间有时夹有种子或种子脱落后留下的孔洞。质脆,易断。气微味苦。以青边、肉白、片薄、子少者为佳。产於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

    签别

  • 《滇南本草》:"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宜忌

  • 《滇南本草》: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

    宜忌

  • 妊娠大鼠灌服苦瓜浆汁6ml/kg,引起子宫出血,并在数小时内死亡。正常的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大鼠每日灌服6ml/kg,80-90%在5-23天内死亡。大鼠腹腔注射苦瓜浆汁15-40ml/kg,6-18小时内死亡。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每天灌服苦瓜浆汁10ml/kg,对大多数动物均表现毒性。

    副作用

  • 胃三。 《滇南本草》

    归经《滇南本草》

    心,脾,胃三

  • 归经

    心,肝,肺

  • 书籍引用

    《本草求真》

【相关连结】
【其他参考】
植物

苦瓜 之 中药

苦瓜 之 植物

苦瓜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