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草药
植物
药方
搜索
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草药
植物
药方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搜索
草药详情
大柴胡汤
和解剂
收藏
分享
1
方剂
《金匮要略》
柴胡半斤,(15g),黄芩三两,(9g),芍药三两,(9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五两,切,(15g),枳实四枚,炙,(9g),大枣十二枚,擘,(4枚),大黄二两,(6g) 《金匮要略》
柴胡
黄芩
白芍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相似度较高的药方
柴金汤 58.33%
参胡饮子 54.55%
小柴胡汤 50.00%
柴胡加大黄汤 50.00%
柴胡养荣汤 46.15%
柴胡二桂枝一汤 46.15%
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 45.45%
柴胡加芒消汤 45.45%
柴芩栝楼芍药汤 45.45%
柴桔汤 41.67%
清胰丸 41.67%
2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3
功效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心下满痛,大便不解,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和解少阳
,
内泻热结
。,
少阳阳明合病
。
往来寒热
,
胸胁苦满
,
呕不止
,
郁郁微烦
,
心下痞硬
,或
心下满痛
,
大便不解
或
协热下利
,
舌苔黄
,
脉弦数有力
。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4
符方
《金匮要略》
厚朴七物汤,解肌发表,行气通便,外感表证未罢,里实已成,腹满,大便不通,发热,脉浮而数
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厚朴半斤(24g)甘草三两(9g)大黄三两(9g)大枣十枚(4枚)枳实五枚(12g)桂枝二两(6g)生姜五两(15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功用:
解肌发表
,
行气通便
。主治:
外感表证未罢
,
里实已成
。
腹满
,
大便不通
,
发热
,
脉浮而数
。 《金匮要略》
枳实
生姜
桂枝
甘草
大枣
大黄
枣
姜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相似度较高的药方
厚朴七物汤 66.67%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50.00%
寒热头痛,眉棱骨痛 50.0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50.00%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嗇嗇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45.45%
5
方解表
君
柴胡
透达清热,除少阳之邪
臣
黄芩
透达清热,除少阳之邪
臣
大黄
泻下行气,泻阳明热结
臣
枳实
泻下行气,泻阳明热结
佐
白芍
柔肝缓急止痛
佐
半夏
降逆止呕,兼辛散透邪
佐
生姜
降逆止呕,兼辛散透邪
使
大枣
与生姜相配,能和胃运脾,防寒下伤中,并调和诸药
6
病机
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因此,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拟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法。
7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均可用之。
9
书籍引用
《敖氏伤寒金镜录》
7
第三·中焙舌
《金匮要略》
10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证治汇补》
22
卷之三 外体门 发热
24
汗病
25
疟疾
49
呃逆
62
卷之六 腹胁门 心痛
《幼科指南》
9
感冒风寒门
14
疟疾门
《证治准绳·幼科》
144
泻
147
腹痛
155
宿食(食积寒热痢)
162
大便不通
181
疟
《证治准绳·类方》
23
厥
67
痛痹
103
第六册 泄泻滞下总治
《证治准绳·杂病》
21
往来寒热
24
疟
25
厥
62
心痛胃脘痛
73
痛痹
117
第六册·大小腑门 泄泻滞下总论
《金匮要略心典》
12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幼幼集成》
42
乳子伤寒证治
《明医杂著》
26
疟疾
《古今名医汇粹》
72
心胸胃脘腹痛诸证
查看大图
相关连结
相关
相关中药 枳实
相关
相关中药 枳壳
相关
相关中药 银柴胡
相关
相关中药 桂枝
相关
相关中药 柴胡
相关
相关植物 银柴胡
其他参考
方剂
方剂 复方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 之
方剂
大柴胡汤
复方大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