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大柴胡汤

和解剂
1

方剂

《金匮要略》
柴胡半斤,(15g),黄芩三两,(9g),芍药三两,(9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五两,切,(15g),枳实四枚,炙,(9g),大枣十二枚,擘,(4枚),大黄二两,(6g) 《金匮要略》
柴胡   黄芩   白芍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2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3

功效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心下满痛,大便不解,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4

符方

《金匮要略》
厚朴七物汤,解肌发表,行气通便,外感表证未罢,里实已成,腹满,大便不通,发热,脉浮而数
厚朴七物汤《金匮要略》厚朴半斤(24g)甘草三两(9g)大黄三两(9g)大枣十枚(4枚)枳实五枚(12g)桂枝二两(6g)生姜五两(15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功用:解肌发表行气通便。主治:外感表证未罢里实已成腹满大便不通发热脉浮而数。 《金匮要略》
枳实   生姜   桂枝   甘草   大枣   大黄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5

方解表

柴胡透达清热,除少阳之邪
黄芩透达清热,除少阳之邪
大黄泻下行气,泻阳明热结
枳实泻下行气,泻阳明热结
白芍柔肝缓急止痛
半夏降逆止呕,兼辛散透邪
生姜降逆止呕,兼辛散透邪
使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胃运脾,防寒下伤中,并调和诸药
6

病机

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因此,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拟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法。
7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均可用之。
大柴胡汤 之 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