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草药
植物
药方
搜索
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草药
植物
药方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搜索
草药详情
凤仙花
别名:
小桃红,夹竹桃,凤仙,旱珍珠,灯盏花,凤仙透骨草,旱珍珠,满堂红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收藏
分享
1
性味
苦,辛,平,温,小毒,甘,微温
根:
苦
、
辛
,
平
。茎:
苦
、
辛
,
温
,
小毒
。花:
甘
、
苦
,微
温
。种子:
辛
、
苦
,
温
,
小毒
。根:活血止痛,利湿消肿。茎:祛风湿,活血止痛,解毒。花: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种子:行瘀降气,软坚散结。
2
功效
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毒,鹅掌风,蛇虫咬伤,风湿肢体痿废,妇女闭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灰指甲,经闭,产后胞衣不下,噎膈,痞块,骨哽,齷齿,疮疡肿毒
根:
跌扑肿痛
,
风湿骨痛
,
白带
,
水肿
。茎:
风湿痹痛
,
跌打肿痛
,
闭经
,
痛经
,
痈肿
,
丹毒
,
鹅掌风
,
蛇虫咬伤
。花:
风湿肢体痿废
,
妇女闭腹痛
,产后瘀血未尽,
跌打损伤
,
骨折
,
痈疽疮毒
,
毒蛇咬伤
,
白带
,
鹅掌风
,
灰指甲
。种子:
经闭
,
痛经
,
产后胞衣不下
,
噎膈
,
痞块
,
骨哽
,
齷齿
,
疮疡肿毒
。根:內服:煎,6-15克;或研末,3-6克;或浸酒。外用:適量,捣敷。孕妇慎服。茎:內服:煎汤,3-9克;或鲜品捣汁。外用:適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孕妇禁服。花:內服:煎汤,1.5-3克,鲜品可用至3-9克;或研末;或浸洒。外用:適量,鲜品研烂涂;或煎水洗。体虚及孕妇慎服。种子:內服:煎汤,3-4.5克。外用:適量,研末或熬膏敷贴。內无瘀积者及孕妇禁用。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4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厘米,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內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5
书籍引用
《华佗神方》
5
卷四 华佗内科神方
13
卷十二 华佗齿科神方
《本草求真》
7
上编 卷六·杂剂
《本草纲目》
7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胁痛
9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跌仆折伤
677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凤仙
查看大图
相关连结
相关
相关中药 凤仙花
其他参考
植物
植物 水金凤
方剂
方剂 降香桃花散
方剂
方剂 风气痛膏
植物
植物 新几内亚凤仙花
植物
植物 苏丹凤仙花
植物
植物 棒凤仙花
凤仙花 之
中药
凤仙花
凤仙花 之
植物
水金凤
凤仙花
新几内亚凤仙花
苏丹凤仙花
棒凤仙花
凤仙花 之
方剂
降香桃花散
风气痛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