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石榴

别名:
安石榴,若榴木,丹若,金罌,金庞,山力叶,花石榴
石榴科,石榴属
1

性味

酸,涩,温,小毒,平,性温
根:。皮:小毒。叶:。花:。果实:,性。根:驱虫,肠,止带。皮:肠止泻,止血,驱虫。叶:收敛止泻,解毒杀虫。花:凉血,止血。果实:止渴,肠,止血。
2

功效

蛔虫,絛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泄泻,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痈疮,疥癣,烫伤,痘风疮,癩疮,跌打损伤,衄血,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中耳炎,津伤燥渴,滑泻
根:蛔虫絛虫久泻久痢带下' class=' text-red-500'>赤白带下。皮:泄泻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痈疮疥癣烫伤。叶:泄泻痘风疮癩疮跌打损伤。花:衄血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中耳炎。果实:津伤燥渴滑泻久痢崩漏带下。根:內服:煎汤,6-12克。皮:內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叶:外用:15-30克。外用:15-3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捣敷。花:內服:煎汤,15-30克。外用:適量,水煎洗;或捣敷。果实:內服:煎汤,6-9克;捣汁;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適量,烧灰存性撒。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4

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米,稀达10米。枝顶常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对生或簇生;叶柄短;叶片长圆状披针形,纸质,长2-9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花1-5朵生枝顶;花梗长2-3毫米;花径约3厘米;萼筒钟状,长2-3厘米,通常红色或淡黄色,6裂,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色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6,红色、黄色或白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长1.5-3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钝;雄蕊多数,著生於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12厘米,通常淡黄褐色、淡黄绿色或带红色,果皮肥厚,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5

书籍引用

《证治汇补》

《本草纲目》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2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癫痫 6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溲数遗尿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7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面 8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须发 10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小儿惊痫 197 纲目第七卷 土之一 蚯蚓泥 241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铅 280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二 宝石 286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二 紫石英 288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丹砂 378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矾石 470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豆蔻 578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蜀葵 581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龙葵 654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莨菪 668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虎掌 680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羊踯躅 686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茵芋 705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预知子 983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百合 987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茄 1030 果部第二十九卷 果之一 梅 1054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安石榴 1073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荔枝 1086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椰子 1091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之三 无花果 1128 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之六 芡实 1162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笃耨香 1169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柏木 1171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小柏 1188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合欢 1232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金樱子 1240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木3 1243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枸杞地骨皮 1255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山茶 1276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四 桑上寄生 1293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六 河边木 1389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雀瓮 1413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蝎 1478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金蚕 1684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四 鹰

《幼幼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