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
篱障花,碗盖花,木红花
  •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下痢噤口: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先煎面饼二个,酿末食之。 《济急仙方》
    木槿花  

    符方《济急仙方》

    下痢噤口

  • 吐血下血赤白痢疾:木槿花9~13朵。酌加开水和冰糖炖半小时,饭前服,每日服2次。 《福建民间草药》
    木槿花  

    符方《福建民间草药》

    吐血,下血,赤白痢疾

  • 咯血:鲜木槿花30克,冰糖15克。水煎服。 《福建药物志》
     

    符方《福建药物志》

    咯血

  • 痔疮出血:木槿花、槐花炭各15克,地榆炭9克。煎服。 《安徽中草药》
    木槿花   槐花炭   地榆炭  

    符方《安徽中草药》

    痔疮出血

  • 妇人白带:木槿花6克。入人乳半钟,将花末拌於乳内,饭上蒸熟,食之效。 《滇南本草》
    木槿花  

    符方《滇南本草》

    妇人白带

  • 湿热白带:木槿花30克,猪瘦肉120克。水炖,食肉喝汤。 《安徽中草药》
    木槿花   猪瘦肉  

    符方《安徽中草药》

    湿热白带

  • 白带:木槿花、败酱草、白鸡冠花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福建药物志》
    木槿花   败酱草   白鸡冠花  

    符方《福建药物志》

    白带

  • 疮疖:鲜木槿花,捣烂外敷,干则更换。 《安徽中草药》
     

    符方《安徽中草药》

    疮疖

  • 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产地

  • 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干燥花。 本品多皱缩成团或不规则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全体被毛。花萼钟形,黄绿色或黄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萼筒外方有苞片6~7,条形,萼筒下常带花梗,长3~7毫米,花萼、苞片、花梗表面均密被细毛及星状毛;花瓣5片或重瓣,黄白色至黄棕色,基部与雄蕊合生,并密生白色长柔毛;雄蕊多数,花丝下部连合成筒状,包围花柱,柱头5分歧,伸出花丝筒外。质轻脆,气微香,味淡。

    形态

  • 对致病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均无明显作用;可以杀虫止痒,用其洗头洗脸,能够治疗头皮瘙痒;动物试验证明其花粉有致敏作用。

    药理

  • 木槿花含叶黄素-5,6-环氧化物、隐黄质、菊黄素、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等成分。

    成份

  • 尚不明确。

    宜忌

  • 内服:煎汤,用量3~9克,鲜者30~60克。外用:适量,研末或鲜品捣烂调敷。主治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肺热咳嗽,咯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

    临床应用

木槿花 之 中药

木槿花 之 植物

木槿花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