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芝麻
野芝麻,假芝麻,白头公,苦麻,大山麻,石秤砣,山油麻
  • 清热解毒止咳。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止咳

  • 外感痧气阳黄疸热疟:山芝麻、古羊藤根、两面针等分。共磨粉。每服一钱。开水送下,日服二、三次。 《广西药植图志》
    山芝麻   两面针  

    符方《广西药植图志》

    外感痧气,阳黄疸,热疟

  • 风湿痛:山芝麻根二两,黄酒四两。酌加水煎服。 《福建民间草药》
     

    符方《福建民间草药》

    风湿痛

  • 毒蛇胶伤:山芝麻根二至三两。用酒煎饮;另搽擦患处。 《岭南草药志》
     

    符方《岭南草药志》

    毒蛇胶伤

  • 肠炎腹泻:山芝麻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符方

    肠炎腹泻

  • 常见於山地和丘陵地。分布於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

    产地

  • 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L.的根。 圆柱形,略扭曲,根头部常带有结节状的茎枝残基;商品多已斩成2~3厘米长的段块。表面灰黄色、灰褐色或灰黑棕色,偶见坚韧的侧根或突起的侧根痕;栓皮粗糙,有纵向或斜向裂纹;老根栓皮呈层状,易剥离,剥离后颜色较深。质坚硬,断面皮部略厚,暗灰黄色或暗棕色,强纤维性,易与木质部剥离,并呈撕裂的麻皮状;木质部黄白色,具细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苦、微涩。

    形态

  • 山芝麻提取物具保肝护心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作用。山芝麻甲酯、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宁酸均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

    药理

  • 含葫芦素E、小麦黄素、2,6一二甲氧基对醌、乌苏酸、3-O-p-D-吡喃葡萄糖、谷甾-5-烯-3-β-醇苷和麦角甾醇。山芝麻根含p-谷甾醇( O -sitosterol)、白桦脂酸(betulic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山芝麻酸甲酯( inethyl helicterate)、山芝麻宁酸甲酯(methylhclictcrilate)、山芝麻宁酸(helicterilic acid)及山芝麻酸内酯(helicactone)等。

    成份

  • 内服过量易致中毒,本品内服宜慎,中毒时有恶心、腹泻、头晕等反应。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宜忌

  • 用量15~30克,鲜品30~60克,煎服;外用适量,以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用治感冒高烧、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麻疹、咳嗽和疟疾;外用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疔疮。

    临床应用

山芝麻 之 中药

山芝麻 之 植物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