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穿山甲

别名:
川山甲,山甲,山甲片,麒麟片,钱鲤甲,鲮鲤角
1

功效

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2

符方

《本草图经》
吹奶疼痛不可忍
吹奶疼痛不可忍:穿山甲、木通各30克,自然铜15克。三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温酒调下,不计时候。 《本草图经》
穿山甲   自然铜  
3

符方

《肘后方》
蚁瘘疮多而孔小
蚁瘘疮多而孔小:烧鲮鲤甲,猪膏和敷。 《肘后方》
 
4

符方

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穿山甲、广木香各
穿山甲   广木香  
5

符方

毒蛇咬伤
5克。研细末,热酒调下。(《疡医大全》)
穿山甲   广木香  
6

符方

《普济方》
痢,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穿山甲、好蛤粉等分。上为细末,每服3克,好酒空心调服。 《普济方》
穿山甲   上为细末  
7

符方

《单骧方》
乳汁不通
乳汁不通:穿山甲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外以油梳梳乳,即通。 本文仅提供信息展示服务,所展示药材信息来源於书籍和网络,仅供有需要的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不作任何使用建议。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单骧方》
穿山甲  
8

产地

栖息於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草丛中,掘洞而居,昼伏夜出。分布於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10

形态

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 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扁平状或半折合状,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腹面色较浅,中间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有弹性,难折断。气微腥,味微咸。
11

药理

穿山甲增加外周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有抗凝血、抗炎作用,提高耐缺氧能力。
12

成份

穿山甲含硬脂酸、胆固醇及多种氨基酸、无机元素。还含挥发油和水溶性生物碱等。
13

宜忌

气血虚弱、痈疽已溃以及孕妇慎用。
14

临床应用

用量5~9克,煎服,一般炮制后用。用治经闭癥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15

书籍引用

《名老中医朱南孙经验集》

《证治汇补》

《正骨心法要旨》

《医学真传》

《竹林寺女科秘方》

《本草纲目》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3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疟 6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积聚症瘕 7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痛风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7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面 8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疡癜风 8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痈、疽 9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虫伤 9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妇人经水 10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产后 10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阴病 161 火部第六卷 火之一 神针火 321 石部第十卷 金石之四 磁石 365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玄精石 417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胡黄连 469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高良姜 513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蓍 593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王不留行 701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木鳖子 706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牵牛子 772 草部第十九卷 草之八 羊蹄 803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石胡荽 926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芸苔 1137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桂 1443 虫部第四十一卷 虫之三 蝼蛄 1466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蚯蚓 1485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一 鲮鲤 1523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 鲫鱼 1563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海马 1599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海蛤 1711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黄明胶 1749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狐 1774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三 _鼠 1790 人部第五十二卷 人之一 牙齿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明医杂著》

《古今名医汇粹》

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