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苍耳

别名:
葹,苓耳
苍耳属,菊科
1

性味

苦,辛,微寒,小毒
微寒小毒。祛风,散热,除湿,解毒。
2

功效

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癩,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
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癩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內服:煎汤,6-12克,大剂量30-60克;或捣汁;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敷。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4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表,长4-9厘米,宽5-10厘米,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於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內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顶有2圆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內,每室有1花,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熟具瘦果的总苞变坚硬,卵形或椭圆形,边同喙部长12-15毫米,宽4-7毫米,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喙长1.5-2.5毫米;瘦果2,倒卵形,瘦果內含1颗种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5

书籍引用

《白喉全生集》

《正骨心法要旨》

《医学真传》

《杂症会心录》

《证治准绳·杂病》

《本草纲目》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7 序例第二卷 序例 服药食忌 9 序例第二卷 序例 饮食禁忌 2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癫痫 2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伤寒热病 2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湿 3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疟 39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肿 4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黄疸 4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脚气 4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吐血衄血 6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痔漏 6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虫 7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腰痛 7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痛风 74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头痛 7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眩晕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7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面 78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鼻 8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咽喉 8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音声 8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风瘙疹痱 8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疡癜风 8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痈、疽 9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虫伤 94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兽伤 316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锻石 373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砂 430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贝母 474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荜茇 511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野菊 553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耳 556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希仙 636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紫花地丁 830 草部第二十一卷 草之十一 鸡窠草 837 谷部第二十二卷 谷之一 小麦 847 谷部第二十二卷 谷之一 粳 901 谷部第二十五卷 谷之四 神曲 975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藜 1189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皂荚 1254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木芙蓉 1434 虫部第四十一卷 虫之三 苍耳蠹虫 1506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二 诸蛇 1537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鳢鱼 1675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三 乌鸦 1696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豕 1702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马 1739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鹿 1740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麋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幼幼集成》

《神农本草经》

苍耳 之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