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
一见喜,苦胆草,印度草,榄核莲,四方莲
  • 性味

    苦,寒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解毒药。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 流感:穿心莲叶研末,每日2~3次,每服3克;预防流感,穿心莲叶研细粉,吹入咽喉中,每日1次。 《青岛中草药手册》
    预防流感  

    符方《青岛中草药手册》

    流感

  • 肺炎:穿心莲、十大功劳叶各15克,陈皮6克。水煎服。 《福建药物志》
    穿心莲   十大功劳叶  

    符方《福建药物志》

    肺炎

  • 支气管炎肺炎:穿心莲叶9克。水煎服。 《江西草药》
     

    符方《江西草药》

    支气管炎,肺炎

  • 百日咳:穿心莲叶3片。水泡,蜂蜜调服。日3次。 《江西草药》
     

    符方《江西草药》

    百日咳

  • 烫火伤:穿心莲干叶研末,调茶油;或鲜叶煎汤涂患处。 《福建中草药》
     

    符方《福建中草药》

    烫火伤

  • 急性菌痢肠炎:穿心莲9~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草药手册》
    穿心莲  

    符方《草药手册》

    急性菌痢,肠炎

  • 高血压:穿心莲叶5~7片。开水泡服,每日数次。 相关推荐文章: 穿心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穿心莲的鉴别方法 穿心莲片 《江西草药》
     

    符方《江西草药》

    高血压

  • 穿心莲生於湿热的平原、丘陵地区。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有栽培,目前长江南北各地广泛引种。

    产地

  •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形态

  • 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Nees.的地上部分。 茎方柱形,多分枝,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形态

  • 穿心莲主要具有解热的功效与作用;多种穿心莲内酯及各种注射剂均有解热效果;还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总黄酮体内体外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和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兔有一定保护作用;另外,还有保肝利胆、抗肿瘤、抗蛇毒、抗生育作用。能明显抑制钙调素激活靶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对牛眼晶状体内醛糖还原酶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且对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

    药理

  • 含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主要有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黄酮、木蝴蝶素A、穿心莲黄酮苷、脱水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并含有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高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穿心莲酮、穿心莲烷等;还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14-去氧-11,12-二去氧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及穿心莲内酯苷、14-去氧穿心莲内酯苷;另外,根茎含黄酮类化合物。

    成份

  • 阳虚及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或久服。

    宜忌

  • 穿心莲用量6~9克,煎服;外用适量。用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连结】
植物
【其他参考】

穿心莲 之 中药

穿心莲 之 植物

穿心莲 之 方剂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