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
菌藻类
左转藤灰,海金砂,海金砂,左转藤灰,金钟茵陈,吹风草,鬼麻油,土茵陈,马蹄草,葵蓬莱,崩口碗,连钱草,老公根,透骨草,包米须,玉麦须,玉蜀黍蕊,小金钱草,黄胆草,螺丕草,荷包草,肉馄饨草,黄疸草,小铜钱草,星子草,九连环
  • 性味

    甘,寒

  • 甘淡

    性味

    甘淡,寒

  • 味淡性平无毒

    性味

    味淡,性平,无毒

  • 无毒。 《纲目》

    性味《纲目》

    甘,寒,无毒

  •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於热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功效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热淋,砂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 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消、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功效

    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消

  • 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纲目》

    功效《纲目》

    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 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功效

    利水通淋,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 筋骨疼痛

    功效

    筋骨疼痛

  • 用於水肿及热病吐血。 《广西中药志》

    功效《广西中药志》

    水肿及热病吐血

  • 补脾健胃。治小儿食积。 《湖南药物志》

    功效《湖南药物志》

    补脾健胃,小儿食积

  • 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亦,肠炎痢疾

    功效

    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肠炎,痢疾

  • 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L疳积。 《江西草药》

    功效《江西草药》

    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疳积

  •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属利水渗湿药下属的利尿通淋药。

    功效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功效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 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

    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利尿

  • 利尿消肿降压。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功效

    利尿,消肿,降压

  •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 血淋痛涩:海金沙末,新汲水或砂糖水服3克。 《普济方》
     

    符方《普济方》

    血淋痛涩

  • 尿路结石:海金沙、金钱草、车前草各30克,煎服。
    海金沙   金钱草   车前草  

    符方

    尿路结石

  • 膀胱炎:海金沙、车前草、积雪草、一点红、白茅根各30克,煎水服。 《江西草药手册》
    海金沙   车前草   积雪草   一点红   白茅根  

    符方《江西草药手册》

    膀胱炎

  • 肾炎水肿:海金沙、马蹄金、白茅根各30克,玉米须12克。水煎服。 《福建药物志》
    海金沙   马蹄金   白茅根   玉米须  

    符方《福建药物志》

    肾炎水肿

  • 痢疾:海金沙9克,薏苡根9克。水煎兑白糖服。 《江西草药》
    海金沙   薏苡根  

    符方《江西草药》

    痢疾

  • 肝炎:海金沙15克,阴行草30克,车前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江西草药》
    海金沙   阴行草  

    符方《江西草药》

    肝炎

  • 吐血衄血:海金沙为细末。新汲水调下。《直指方》 《直指方》
    《直指方》  

    符方《直指方》

    吐血,衄血

  • 急性黄疸型肝炎:北刘寄奴30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安徽中草药》
    北刘寄奴  

    符方《安徽中草药》

    急性黄疸型肝炎

  • 肠炎痢疾:北刘寄奴30克,委陵菜15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安徽中草药》
    北刘寄奴   委陵菜  

    符方《、安徽中草药》

    肠炎,痢疾

  • 淋浊:北刘寄奴15克,白茯苓12克。水煎。(《吉林中草药》) 《吉林中草药》
    北刘寄奴   白茯苓  

    符方《吉林中草药》

    淋浊

  • 热闭小便不利:北刘寄奴30~45克。水煎,调冬蜜服。日服1~2次。(《福建民间草药》) 《福建民间草药》
    北刘寄奴  

    符方《福建民间草药》

    热闭,小便不利

  • 白带:北刘寄奴30克。水煎,冲黄酒,红糖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北刘寄奴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白带

  • 感冒咳嗽:北刘寄奴9~15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北刘寄奴  

    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感冒,咳嗽

  • 脚癣:鲜北刘寄奴适量。水煎洗患处。(《福建药物态》) 《福建药物态》
     

    符方《福建药物态》

    脚癣

  • 感冒头痛:积雪草30克,生姜9克。捣烂,敷额上。
    积雪草  

    符方

    感冒头痛

  • 外感发热烦渴谵语:积雪草60克,白颈蚯蚓4条。共捣烂,用水煲2小时后取汁服。
    积雪草   白颈蚯蚓  

    符方

    外感发热,烦渴谵语

  • 肺热咳嗽:积雪草30克,地麦冬30克,白茅根30克,枇杷叶15克,桑叶15克。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
    积雪草   白茅根   枇杷叶  

    符方《四川中药志》

    肺热咳嗽

  • 哮喘:干积雪草全草30克,黄疸草、薛荔藤各15克。水煎服。 《中草药千册》
    黄疸草  

    符方《中草药千册》

    哮喘

  • 痢疾:鲜积雪草全草60克,或加风尾草、紫花地丁鲜全草各30克。水煎,调适量冰糖和蜜服。 《福建中草药》
     

    符方《福建中草药》

    痢疾

  • 黄疸型传染型肝炎:鲜积雪草全草15~30克;或加茵陈15克,栀子6克,白糖15克。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符方《福建中草药》

    黄疸型传染型肝炎

  • 咯血吐血鼻出血:鲜积雪草全草60~90克。水煎或捣汁服。 《福建中草药》
     

    符方《福建中草药》

    咯血,吐血,鼻出血

  • 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克,冬瓜子15克,赤豆30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食物中药与便方》
    玉米须   冬瓜子  

    符方《食物中药与便方》

    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 尿道感染:玉米须15克,金钱草45克,萆薜30克。水煎服。 《湖北中草药志》
    玉米须   金钱草  

    符方《湖北中草药志》

    尿道感染

  • 肾臟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用量不拘,煎浓汤,频服。 《贵阳市秘方验方》
     

    符方《贵阳市秘方验方》

    肾臟炎,初期肾结石

  • 尿血:玉米须30克,荠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 《食物中药与便方》
    玉米须   白茅根  

    符方《食物中药与便方》

    尿血

  • 高血压伴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克,黄栀子9克。水煎冷却后服。 《食物中药与便方》
    玉米须   黄栀子  

    符方《食物中药与便方》

    高血压,伴鼻衄,吐血

  • 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各30克。水煎服,每日l剂,早晚分服。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虎杖根30克同煎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
    玉米须   太子参  

    符方《全国中草药汇编》

    急慢性肝炎

  • 治胆石症:玉米须、芦根各30克,茵陈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全国中草药汇编》
    玉米须  

    符方《全国中草药汇编》

  • 糖尿病:玉米须60克,薏苡仁、绿豆各30克。水煎服。 《福建药物志》
    玉米须   薏苡仁  

    符方《福建药物志》

    糖尿病

  • 黄疸:荷包草、螺蛳三合。同捣汁澄清,煨热服。(《纲目拾遗》引《周益生家宝方》) 《周益生家宝方》
    荷包草  

    符方《周益生家宝方》

    黄疸

  • 治全身水肿:鲜草捣烂敷脐上,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或15~30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上海常用中草药》
     

    符方《上海常用中草药》

    全身水肿(肾炎)

  • 痢疾:鲜螺丕草两三握,洗净后,捣烂并绞汁,加冰糖一两炖半小时,饭前分两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福建民间草药》
     

    符方《福建民间草药》

    痢疾

  • 水肿初起:活鲫鱼大者一尾,用瓷片割开,去鳞及肠血,以纸拭净,勿见水,以荷包草填腹令满,甜白酒蒸熟,去草食鱼。(《百草镜》) 《百草镜》
     

    符方《百草镜》

    水肿初起

  • 跌打损伤:鲜黄疸草五钱,生姜二片,共捣烂擦伤处;并以鲜黄疸草二两,黄酒、开水各四砖,炖服。(《闽东本草》) 《闽东本草》
     

    符方《闽东本草》

    跌打损伤

  • 眼中生疔:肉馄饨草(连根、叶)和酒酿糟捣汁饮。(《纲日拾遗》引《眼科要览》) 《眼科要览》
    肉馄饨草  

    符方《眼科要览》

    眼中生疔

  • 野生於山坡丛中,攀援他物而生长。分布於长江以南各地及陕西、甘肃。

    产地

  • 生於山坡及草地上。遍布全国各地。

    产地

  • 生於路旁、田坎、沟边湿润而肥沃的土地上。分布於长江以南各地。全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布。

    产地

  •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性耐寒,喜向阳土质肥沃处。

    产地

  • 生於阔叶林间、灌丛、河畔、田野、路旁。分布於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台湾等地。

    产地

  • 孢子为细小,均匀的颗粒,多则聚成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黄色。质轻,用手捻之有光滑感,置手掌中,可由指缝间滑落。在扩大镜下观察为大小均匀,近圆形或钝三角形的四面体,三角锥状的颗粒。顶面观成三角锥形,並可见三叉状裂隙,侧面观成三角形,並可见外壁颗粒状细纹。

    形态

  •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成熟孢子。 海金沙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

    形态

  • 玄参科植物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干燥全草。 本品根短而弯曲,稍有分枝。茎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长30~80厘米,密被锈色短毛,具棱;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边缘呈纤维性,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上部的叶多互生,多已破碎脱落,完整者呈羽状深裂,深绿色。总状花序顶生,花有短梗,带筒状花萼,长约1.5厘米,表面有10条隆起的纵棱,顶端5裂。棕黄色唇形花冠残留。蒴果长椭圆形,棕黑色,具多数纵纹,质脆易破裂。种子细小,多数,表面皱缩。气微,味淡。

    形态

  • 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的全草。 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扭曲。伞形花序腋生。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气微,味淡。

    形态

  • 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 雌蕊穗腋生,为多数鞘状苞片所包。雌小穗孪生,成8~18行排列於粗壮的海绵状穗轴上。雌蕊具长丝状的花柱,长15~25厘米,直径0.2~0.3厘米,鲜时黄绿色、淡绿色至黄褐色,干后黄白色或浅棕色。气微,味淡。

    形态

  • 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的全草。 多皱缩成团,茎细长,方形,常扭曲,具纵棱线,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短毛,断面中空。也多卷曲,肾形或心形,边缘具有钝齿,质脆易碎。叶柄常多扭曲。花果不常见。气微香,味辛凉。

    形态

  • 1.反式-对-香豆酸50mg/kg十二指肠注入,对大鼠具有利胆作用,给药后24小时达到最大效应,可持续4-5小时,胆汁平均增加20%,但不增加胆汁中胆红素和胆固醇的浓度,与脱氧胆酸相比,其利胆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但起效缓慢。
    2.海金沙中的反式对-香豆素有利胆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增加胆汁中水分的分泌,但并不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的分泌。其利胆强度与去氢胆酸相似,但克服了去氢胆酸引起的肝劳损和利胆减退不良反应,毒性也较低。海金沙中的咖啡酸也有利胆保肝作用。但亦有文献报道海金沙并无利尿作用。
    3.有文献报道病人一次服海金沙150g(煎服)后不久出现舌麻、恶心、头晕、畏寒、尿频等严重不适症状。

    药理

  • 海金沙榨出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海金沙还具有利胆、利尿排石的功效与作用,另能增加输尿管蠕动。

    药理

  • 具有保肝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有抗菌作用。

    药理

  • 水煎剂具有抗溃疡、抗菌作用;积雪草苷对大鼠、小鼠有镇静、安定作用;醇提取物能松弛大鼠离体回肠。能促进创伤愈合。

    药理

  • 药理实验证实,有利尿、降压、利胆、降血糖、止血等作用。

    药理

  • 煎剂及酊在体外对白喉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及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大鼠急性及慢性利尿试验均证明煎剂有明显利尿及利钠作用。

    药理

  • 含脂肪油。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

    成份

  • 含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及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反式-对香豆酸、肉豆蔻酸等有机酸类。还含赤霉素A73的甲酯。

    成份

  • 本品含10-对香豆酰桃叶珊瑚苷,8-异马钱素和阿克苷。全草还含挥发油。

    成份

  • 主含活性成分三萜皂苷,最主要有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酸、积雪草糖、参枯尼苷碱等成分。

    成份

  • 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3、维生素E醌和苦味苷类、皂苷、挥发油、树脂、维生素C及泛酸、肌醇等成分。另含谷甾醇、豆甾醇、生物碱类物质、脂肪油、多聚戊糖、黄酮、色素、鞣质及尿囊素等。

    成份

  • 马蹄金全草含β-谷甾醇(Ⅰ),香荚兰醛(Ⅱ),正三十八烷(Ⅲ),麦芽酚(Ⅳ),乌苏酸(Ⅴ),东莨菪素(Ⅵ),伞形花内酯(Ⅶ)。还含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等多种黄酮成分。

    成份

  • 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时采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或布的筐内,於避风处晒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即可。

    加工采集

  • 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色,质极轻,手捻之有光滑感。置手掌中即由指缝滑落;撒在水中则浮於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易着火燃烧而发爆鸣及闪光,不留灰渣,以干燥、黄棕色、质轻光滑、能浮於水、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者为佳。主产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陕西等地亦产。

    签别

  • 筛去茎叶,生用。

    炮制


  • ①《本草经疏》:"小便不利及诸淋由於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
    ②《本经逢原》:"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宜忌

  • 肾阴亏虚者慎用。

    宜忌

  • 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宜忌

  • 脾胃虚寒者不宜。

    宜忌

  • 尚不明确。

    宜忌

  • 忌盐及辛辣食物。

    宜忌

  • 内服;煎汤,用量6~15克,包煎;或研末,每次2~3克。主治热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临床用治尿路结石、肝胆(黄疸)疾患、尿路感染等。

    临床应用

  • 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用於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痛,癥瘕积聚,血痢,血淋,湿热黄疸,水肿腹胀,白带过多。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用治湿热黄疸、痈疮肿毒、跌打损伤、解砒霜中毒及蕈中毒、解暑。

    临床应用

  • 用量15~30克,大剂量6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烧烟吸入。用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

    临床应用

  • 用量10~30克,煎汤内服;或捣敷外用。用治肝炎、胆囊炎、痢疾、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扁桃体炎、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 (1)用於热淋、石淋、膏淋等症,常与金前草、泽泻、滑石、石苇等药配伍应用。

    备注

海金沙 之 中药

海金沙 之 植物

海金沙 之 方剂

海金沙 之 药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