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黄连

别名:
黄莲,王连,味连,川连,鸡爪连
1

性味

苦,寒
2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於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3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4

符方

《心医集》
因多食热面之类,以致胃脘当心而痛,呕吐不已,渐成反胃
因多食热面之类以致胃脘当心而痛,或呕吐不已渐成反胃:黄连18克,甘草3克。作一服,水一大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心医集》
 
5

符方

《医学正传》
胃脘痛,诸药不效者,寒因热用方
胃脘痛诸药不效者寒因热用方:黄连18克,附子3克。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医学正传》
 
6

符方

湿热呕恶不止,昼夜不差
治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黄连0.9~
 
7

符方

湿热呕恶不止,昼夜不差
2克,苏叶0.6~0.9克,两味煎汤,呷下即止。(《湿热病篇》)
 
8

符方

《丹溪治法心要》
痔疮
痔疮:黄连60克,煎膏,更加等分芒硝,冰片3克加入。痔疮敷上即消。 《丹溪治法心要》
 
9

符方

《景岳全书》
口疮
口疮:黄连、朴硝、白矾各15克,薄荷叶30克。上为粗末,用腊月黄牛胆内之,风前挂两月,取下。如遇口疮,旋将药研细敷之,去其热涎即愈。 《景岳全书》
薄荷叶  
10

产地

生於山地凉湿荫蔽之处,野生於海拔1000~1900米的山谷荫蔽密林中。栽培也在高海拔凉爽的山区。栽培於四川。
12

形态

味连: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其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须根及须根残基。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其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其苦。雅连: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数残基。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为佳品。云连:药材弯曲呈鉤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以干燥、条细、节多、须根少,色黄者为佳品。
13

形态

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左面光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14

药理

动物试验表明,小檗碱有抗菌、抗病毒及原虫、利胆、抗腹泻、抗炎和抗脑缺血、抗微生物、降压、抗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抗心律失常、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止腹泻、抗溃疡、利胆、降血糖、抑制DNA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15

成份

含小檗碱,并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等。用核磁共振氢谱法可鉴别黄连的真伪。小檗碱为黄连中主要有效成分。
16

宜忌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17

临床应用

用量2~5克,煎服。用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用适量,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18

书籍引用

《医学真传》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本草纲目》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7 序例第二卷 序例 服药食忌 10 序例第二卷 序例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12 序例第二卷 序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14 序例第二卷 序例 《神农本草经》目录 1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风 2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癫痫 2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伤寒热病 2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暑 2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湿 2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火热 3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脾胃 3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反胃 3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霍乱 3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痢 3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疟 39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肿 4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黄疸 4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脚气 4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虚损 4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吐血衄血 4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齿衄 5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汗 5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怔忡 5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健忘 5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惊悸 5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狂惑 5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烦躁 5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消渴 6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小便血 6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强中 6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痔漏 6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瘀血 6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虫 7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心腹痛 7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胁痛 7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眩晕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78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鼻 7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唇 8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口舌 8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咽喉 8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音声 8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丹毒 8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疡癜风 8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痈、疽 9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外伤诸疮 9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毒 9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妇人经水 9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崩中漏下 10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阴病 10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小儿初生诸病 104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惊痫 10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疳 10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痘疮 10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小儿惊痫 110 水部第五卷 水之一 潦水 139 水部第五卷 水之二 热汤 170 纲目第七卷 土之一 黄土 208 纲目第七卷 土之一 乌爹泥 221 纲目第七卷 土之一 百草霜 233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白银 243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粉锡 244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铅丹 286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二 紫石英 288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丹砂 289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水银 290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水银 296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石膏 302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五色石脂 304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炉甘石 306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无名异 327 石部第十卷 金石之四 空青 328 石部第十卷 金石之四 曾青 352 石部第十卷 金石之四 石燕 360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食盐 365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玄精石 369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马牙硝 383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甘草 384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黄耆 385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人参 391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长松 392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黄精 393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葳蕤 400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术 402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贯众 406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淫羊藿 408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玄参 413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紫草 416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黄连 417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胡黄连 418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黄芩 420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茈胡 426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升麻 427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苦参 436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龙胆 437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细辛 455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芎 457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蛇床 461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芍药 463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木香 470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豆蔻 482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莎草、香附子 496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薰草 506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积雪草 529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夏枯草 549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大青 552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蠡实 568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生地黄 572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麦门冬 581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龙葵 588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款冬花 597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车前 606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连翘 613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青黛 628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蒺藜 642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大黄 651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甘遂 656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蓖麻 657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常山、蜀漆 658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藜芦 662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乌头 665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漏篮子 671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半夏 701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木鳖子 711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栝蒌 712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王瓜 713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葛 760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天仙藤 787 草部第十九卷 草之八 海藻 803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石胡荽 871 谷部第二十三卷 谷之二 阿芙蓉 889 谷部第二十五卷 谷之四 陈廪米 924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葫 932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990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苦瓠 991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败瓢 992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冬瓜 995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胡瓜 1028 果部第二十九卷 果之一 杏 1030 果部第二十九卷 果之一 梅 1038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梨 1055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橘 1109 果部第三十二卷 果之四 吴茱萸 1121 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之五 甘蔗 1134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柏 1137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桂 1142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辛夷 1145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丁香 1164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樟 1165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阿魏 1169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柏木 1173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厚朴 1184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槐 1187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秦皮 1205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芜荑 1215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巴豆 1221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桑 1224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枳 1229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蕤核 1243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枸杞地骨皮 1246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石南 1271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四 茯苓 1283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五 竹 1293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六 河边木 1375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蜂蜜 1376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蜜蜡 1387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五倍子 1388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螳螂、桑螵蛸 1390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蚕 1405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斑蝥 1456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蟾蜍 1458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蛙 1507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 鲤鱼 1511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 青鱼 1545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鱼-夷 1554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乌贼鱼 1571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鱼子 1583 介部第四十五卷 介之一 鳖 1592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蚌 1612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海螺 1614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田螺 1644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鸡 1660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伏翼 1696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豕 1698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羊 1702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马 1703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驴 1710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阿胶 1739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二 鹿 1763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三 鼠 1798 人部第五十二卷 人之一 乳汁 1811 人部第五十二卷 人之一 天灵盖

《妇人良方集要》

6 第六章,月经不通方论 13 第十三章,月水不断方论 16 第十六章,带下方论 17 第十七章,崩中漏血生死脉方论 28 第二十九章,妇人风痹手足不随方论 34 第三十五章,妇人偏风囗 35 第三十六章,妇人怔忡惊悸方论 41 第四十二章,妇人血风瘾瘀搔痒方论 49 第五十章,二十四种蒸病论 50 第五十一章,妇人骨蒸劳方论 52 第五十三章,妇人冷劳方论 53 第五十四章,妇人热劳方论 59 第六十章,妇人血风攻脾不食方论 61 第六十二章,妇人伤寒伤风方论 63 第六十四章,妇人咳嗽方论 69 第七十章,妇人呕吐方论 70 第七十一章,妇人霍乱方论 71 第七十二章,妇人翻胃吐食方论 72 第七十三章,妇人血膈方论 73 第七十四章,妇人鼻血方论 74 第七十五章,妇人吐血方论 75 第七十六章,妇人倂癖诸气方论 85 第八十六章,妇人两腰胀痛方论 95 第九十六章,妇人泄泻方论 96 第九十七章,妇人协热下痢方论 97 第九十八章,妇人滞下方论 101 第一0二章,妇人脱肛方论 106 第一0七章,妇人阴中生疮方论 135 第六门 妊娠疾病门 第一三六章,妊娠随月服药将息法 136 第一三七章,妊娠恶阻方论 165 第一六六章,妊娠伤寒方论 171 第一七二章,妊振霍乱方论 172 第一七三章,妊娠泄泻方论 173 第一七四章,妊娠下痢黄水方论 178 第一七九章,妊娠尿血方论 180 第一八一章,妊娠腹内钟鸣方论 183 第一八四章,妊娠伤食方论 216 第二一七章,产後虚汗不止方论 267 第二六八章,产後小便出血方论 273 第二七四章,产妇如乳方论 274 第二七五章,妇人茧唇方论 275 第二七六章,妇人耳胗侦痛方论 279 第二八0章,血风疮论 281 第二八二章,妇人疣倂方论 284 第二八五章,妇人足跟疮肿方论 287 第二八八章,乳痈乳岩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