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桔梗

别名:
梗草,土人参,苦桔梗,白药,利如
1

性味

苦,辛,平
2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3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4

符方

《青岛中草药手册》
风热咳嗽痰多,咽喉肿痛
风热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桔梗9克,桑叶15克,菊花12克,杏仁8克,甘草9克。水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
 
5

符方

《青岛中草药手册》
肺痈吐血
肺痈吐血:桔梗9克,冬瓜仁12克,薏苡仁15克,芦根3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
冬瓜仁   薏苡仁   金银花  
6

符方

《千金要方》
鼻衄
鼻衄:桔梗为末,水服方寸匕,日四五服。 《千金要方》
 
7

符方

《卫生易简方》
牙疳臭烂
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敷之。 《卫生易简方》
 
8

产地

生於山地草坡、林边。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并有栽培。
10

形态

根长圆形或长纺锤形,稍扭曲,下部偶有分支,长6~20cm,直径1~2c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未去栓皮者),皱缩,有扭转的纵沟及横长的皮孔斑痕,上部有横纹;顶端芦头
(根茎)
长0.5~4cm,有半月形凹陷的茎痕,呈盘节状。质坚实,横断面淡黄色,角质样,形成层环棕色,皮部有稀少放射状裂隙,木部较紧密。气微,味微甜后苦。饮片性状:桔梗为不规则圆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一浅棕色环,周边呈淡黄白色,有皱纹。无臭,味微甜后苦。蜜桔梗,形如桔梗生片,表面淡黄色至淡棕黄色,滋润,微具蜜糖香气。味甜而后苦。
11

形态

圆柱形或纺锤形,略扭曲,偶有分枝,长6~2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上端根茎部(芦头)有半月形的茎痕;根上有横纹,全体有不规则纵皱及沟纹,并有横向皮孔样的疤痕。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12

药理

桔梗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均有非常显著的祛痰作用,桔梗提取物及桔梗皂苷给大鼠或豚鼠腹腔注射均有镇咳作用;毒性:小鼠灌服LDso为24克/千克,皂苷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770毫克/千克。皂苷溶血,只作口服。具有抗炎、抗溃疡、扩张血管的作用;可减慢心率、抑制呼吸以及减弱心房收缩力;具有降血糖、镇静镇痛、降体温、降低胆固醇、抗水肿和利尿等作用。
13

成份

含多种三萜多糖皂苷:桔梗皂苷A、C,远志皂苷A、C,此外根中还含大量由果糖组成的桔梗聚糖、甾体、a-菠菜甾醇等。其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以返青期最高为10.17%,枯萎期最低为4.19%。另含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D2、桔梗皂苷D3、2-O-乙酰基远志皂苷、芹菜素、木犀草素、甲基桔梗苷酸-A甲酯、桔梗酸A、桔梗酸B、桔梗酸C等。
14

宜忌

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虚弱者慎服。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15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治疗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咽痛音哑、肺疽吐脓。治肺痈:桔梗1份,甘草2份,水煎服。灌服桔梗粗皂苷具有抗炎、镇静、镇痛、解热、松弛平滑肌、防治消化道溃疡作用。
16

书籍引用

《爱月庐医案》

《名老中医朱南孙经验集》

《医学真传》

《幼科指南》

《花韵楼医案》

《本草纲目》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6 序例第二卷 序例 相反诸药 7 序例第二卷 序例 服药食忌 10 序例第二卷 序例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12 序例第二卷 序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16 序例第二卷 序例 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 1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风 2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癫痫 2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伤寒热病 2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气 29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痰饮 3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噎膈 3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哕 3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痢 3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疟 4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转筋 4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喘逆 4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咳嗽 4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肺痿肺痈 4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虚损 4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吐血衄血 5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咳嗽 6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痔漏 6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瘀血 6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积聚症瘕 69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肠鸣 7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心腹痛 7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胁痛 7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眩晕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78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鼻 8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口舌 8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咽喉 8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音声 8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疡癜风 8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痈、疽 9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毒 104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惊痫 10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小儿惊痫 383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甘草 385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人参 388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荠 390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桔梗 420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茈胡 423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独活 428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白藓 430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贝母 443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白前 507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苏 552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蠡实 646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防葵 657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常山、蜀漆 662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乌头 674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射干 737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防己 806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地锦 811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白龙须 830 草部第二十一卷 草之十一 鸡窠草 869 谷部第二十三卷 谷之二 薏苡 909 谷部第二十五卷 谷之四 酒 916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韭 948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菠 1224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枳 1230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山茱萸 1281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四 占斯 1387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五倍子 1403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樗鸡 1549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河豚 1590 介部第四十五卷 介之一 鲎鱼 1696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豕 1774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三 _鼠

《妇人良方集要》

6 第六章,月经不通方论 24 第二十五章,妇人中风诸症方论 27 第二十八章,妇人中风不语方论 32 第三十三章,妇人风寒臂痛方论 36 第三十七章,妇人失血心神不安方论 47 第四十八章,妇人风邪脚气方论 49 第五十章,二十四种蒸病论 50 第五十一章,妇人骨蒸劳方论 53 第五十四章,妇人热劳方论 59 第六十章,妇人血风攻脾不食方论 63 第六十四章,妇人咳嗽方论 64 第六十五章,咳嗽用温药方论 65 第六十六章,劳嗽方论 66 第六十七章,喘满方论 67 第六十八章,妇人风痰积饮咳嗽方论 68 第六十九章,妇人心胸嘈杂方论 71 第七十二章,妇人翻胃吐食方论 74 第七十五章,妇人吐血方论 83 第八十四章,妇血气心腹疼痛方论 85 第八十六章,妇人两腰胀痛方论 86 第八十七章,妇人心腹胀满方论 119 第一二0章,求子服药须知 137 第一三八章,妊娠痰逆不食方论 146 第一四七章,妊娠心腹痛方论 148 第一四九章,妊娠腰腹背痛方论 152 第一五三章,妊娠不长方论 157 第一五八章,妊娠咳嗽方论 159 第一六0章,妊娠子烦方论 170 第一七一章,妊 207 第二0八章,产後血晕方论 247 第二四八章,产後藿乱方论 248 第二四九章,产後寒热方论 250 第二五一章,产後咳嗽方论 251 第二五二章,产後喉中气急喘促方论 270 第二七一章,产後乳少或止方论 274 第二七五章,妇人茧唇方论 275 第二七六章,妇人耳胗侦痛方论 276 第二七七章,妇人瘰倁方论 278 第二七九章,妇人流注方论 283 第二八四章,妇人下注疮方论 285 第二八六章,妇人肺痈方论 287 第二八八章,乳痈乳岩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