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老鹳草

别名:
鬼针子,鹭嘴草,五叶草,五瓣花,破铜钱
1

性味

辛,苦,平
2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用於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3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
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4

符方

《浙江药用植物志》
风湿痹痛
风湿痹痛:老鹳草250克,桂枝、当归、赤芍、红花各18克,酒1000毫升,浸1星期。过滤,每次饮1小盅,每日2次。 《浙江药用植物志》
老鹳草  
5

符方

《四川中药志》
肌肤麻木,坐骨神经痛
肌肤麻木坐骨神经痛:老鹳草适量,清水煎成浓汁,去渣过滤,加糖收膏。每服9~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兑服。 《四川中药志》
老鹳草  
6

符方

腰扭伤
腰扭伤:老鹳草根30克,苏木15克,煎汤,血余炭9克。冲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
血余炭  
7

符方

《现代实用中药》
急慢性肠炎,下痢
急慢性肠炎下痢:老鹳草18克,红枣9枚。煎浓汤,一日三次分服。 《现代实用中药》
老鹳草  
8

符方

《浙江药用植物志》
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老鹳草15~30克,煎汤漱口。 《浙江药用植物志》
老鹳草  
9

符方

《浙江药用植物志》
疮毒初起
疮毒初起:鲜老鹳草适量。捣汁或浓煎取汁,搽擦患处。 《浙江药用植物志》
 
10

符方

《四川中药志》
蛇虫咬伤
蛇虫咬伤:老鹳草鲜品,雄黄末少许,捣,外敷伤口周围。 《四川中药志》
雄黄末  
11

产地

生於山坡草丛、路边杂草中和树林下。分布於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
13

形态

老鸛草:茎较细,略短。叶片圆形,3或5深裂,裂片较宽,边缘具缺刻。果实球形,长0.3~0.5cm。花柱长1~1.5cm,有的5
裂向上捲曲呈伞形。牻牛儿苗:茎长30~50cm,直径0.3~0.7cm,多分枝,节膨大。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有纵沟纹及稀疏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的中空。叶对生,具细长叶柄;叶片捲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线形。果实长圆形,长0.5~1cm。宿存花柱长2.5~4cm,形似鸛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捲曲。无臭,味淡。野老鸛草:叶片掌状5~7深裂,裂片条形,每裂片3~5深裂。
14

形态

牻牛儿苗科科植物栊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老鹳草Geranium wil ordii Maxim.或野老颧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的全草。(本文以野老颧草为例) 茎较细,常压扁。节部膨大,多分枝,表面浅棕色,有纵沟及疏柔毛,质脆易断,断面常中空;叶对生,叶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肾形或心形,5~7深裂,每裂片又3~5裂,两面均有柔毛。果实近圆球形,5室,外面具长柔毛,顶端具长喙,长1~1.5厘米,有的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每室内有种子1枚。无臭,味淡。
15

药理

有抗病毒、抗菌作用;有抗炎作用;可降低血清和肝臟内脂质过氧化物的浓度,使升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浓度降低;有止咳、抑制诱变作用,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及抗氧化作用。
16

成份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香茅醇。另含鞣质、没食子酸、琥珀酸、槲皮素、钙盐、甜菜碱、嘌呤、精氨酸、栊牛儿醇、青蟹肌醇、山柰酚、短叶老鹳草素、鞣云实精、老鹳草鞣质、山柰苷等成分。
17

宜忌

尚不明确。
18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临床常用於治疗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等症。药理实验表明:老颧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肝损伤等作用。此外,尚有止咳、抗氧化、抗诱变及杀伤癌细胞等药理作用。
19

书籍引用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老鹳草 之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