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青果

别名:
橄榄子,白榄,黄榄果,橄榄子,白榄,黄榄果,忠果,黄榄
1

性味

甘,酸,平
2

性味

味甘,性平
3

功效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於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等。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4

功效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5

符方

《王氏医案》
时行风火喉捅,喉间红肿
时行风火喉捅喉间红肿:橄榄,生芦菔。水煎服。 《王氏医案》
 
6

符方

《四川中药志》
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舌干燥,吞咽不利
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舌干燥吞咽不利:青果,桔梗、寒水石、薄荷各240克,青黛、硼砂各1240克,甘草620克,冰片36克。共研末,为蜜丸。每服3克,日服2次。 《四川中药志》
 
7

符方

《四川中药志》
孕妇胎动心烦,口渴咽干
孕妇胎动心烦口渴咽干:青果适量。置猪肚内,炖熟,食肉喝汤。 《四川中药志》
 
8

符方

《本草汇言》
酒伤昏闷
酒伤昏闷:青果肉十个,煎汤饮。 《本草汇言》
 
9

符方

《随息居饮食谱》
河豚,鱼,鳖诸毒,诸鱼骨鲠
河豚鳖诸毒、诸骨鲠:青果捣汁,或煎浓汤饮。 《随息居饮食谱》
 
10

产地

栽培於低海拔的杂木林或山坡上。分布於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12

形态

鲜青果,呈梭状,两端钝圆,或渐尖,长可达3~4cm,粗约1.5~2cm。外表碧绿或黄绿色。时日较久者呈乌黄色、平滑、微带光泽。顶端有细小黑色的突起。基部有果柄痕跡。果肉颇厚实,內面黄白而多汁液。果核呈梭形,棕褐色,具6条梭线;质坚硬不易碎。核的横切面可见3个孔洞,其中各有一粒细长梭形的种子;种皮红棕色,种仁白色,油润,有香气、无臭,味涩微酸,嚼之有回甜。干青果;外形同上,外表棕褐色或紫棕色,皱缩,有多数凹凸不平的皱纹。果肉较薄,棕褐色或灰色,质坚韧,可与果核分离,內核性状与鲜者无异。味甜,酸涩味较差。
13

形态

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成熟果实。 纺锤形,两端钝尖。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质硬。果核梭形,暗红棕色,具纵棱,内分3室,各有种子1粒。无臭,果肉味涩,久嚼微甜。
14

药理

青果水提液具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用;青果能兴奋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从而起助消化作用。
15

成份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复合维生素,并含滨蒿内酯、没食子酸等。种子含挥发油,油中含香树脂醇等;种仁含多种脂肪酸,油酸是主要成分,还含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櫚酸、亚麻酸和十八碳二烯酸。青果水提液具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用;青果能兴奋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从而起助消化作用。
16

成份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复合维生素,并含滨蒿内酯、没食子酸等。种子含挥发油,油中含香树脂醇等;种仁含多种脂肪酸,油酸是主要成分,还含麝香草酚、香芹酚、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櫚酸、亚麻酸和十八碳二烯酸。
17

加工采集

为橄榄科植物常绿乔木橄榄的成熟干燥核果。多为栽培。
18

签别

纺锤形,长约3~4厘米,直径约1.5~2厘米,表面黄棕色,皱缩。内果皮木质(果核),致密,坚硬,内三室,每一室内含一红棕色细长棱形种子,除去种皮可见白色富油质子叶两片。气微,味涩,久嚼微甜。
19

炮制

捣碎,生用。
20

宜忌

阴虚火旺,咯痰带血者禁用。
21

临床应用

用量4.5~9克,煎服。用治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等症。临床用治细菌性痢疾,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咽喉炎,其复方外敷治疗口疮、皮肤病,复方口服治疗咽痒干咳等。
22

书籍引用

《白喉全生集》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