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草药
植物
药方
搜索
dcdy.com 草药辞典
首页
草药
植物
药方
分类大全
典籍药书
搜索
草药详情
山柰
别名:
三奈子,三赖,三柰,山辣,三藾,沙姜,沙姜,山辣
根茎类
收藏
分享
1
性味
辛,温
辛
,
温
。
2
性味
味辛,性温,无毒
味辛
,
性温
,
无毒
。
3
性味
《本草汇言》
味辛甘,性温,无毒
味辛甘
,
性温
,
无毒
。 《本草汇言》
4
用法
内服:煎汤,6-9;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搐鼻。
5
功效
温中,消食,止痛,心腹冷痛,停食不化,牙痛,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温中
,
消食
,
止痛
。治
心腹冷痛
,
停食不化
,跌打损伤,
牙痛
。用於
胸隔胀满
,
脘腹冷痛
。
饮食不消
。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6
功效
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
温中除湿
;
行气消食
;
止痛
。主
脘腹冷痛
;
寒湿吐泻
;
霍乱
;
胸腹胀满
,
饮食不消
,
牙痛
;风湿痹痛。
7
功效
辟秽气,祛风止痛,牙宣口臭
辟秽气
;为末擦牙,
祛风止痛
及
牙宣口臭
。
8
功效
《纲目》
暖中,辟瘴疠恶气,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
暖中
,
辟瘴疠恶气
。治
心腹冷气痛
,
寒湿霍乱
,风虫牙痛。 《纲目》
9
功效
《本草汇言》
停食不化
治
停食不化
,一切寒中诸证。 《本草汇言》
10
功效
《岭南采药录》
跌打伤,消肿,骨哽,威灵仙分
治
跌打伤
,又能
消肿
。治
骨哽
,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岭南采药录》
11
功效
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行气温中
、
消食
、
止痛
。属温里药。
12
符方
《濒湖集简方》
心腹冷痛
山柰、丁香、当归、甘草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 《濒湖集简方》
13
符方
《摄生众妙方》
肥皂一个,去穰,内入三赖、甘松各三分,花椒、盐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满为度,用面包,炼红,取研为末,每日擦牙。 《摄生众妙方》
14
产地
生於山坡、林下、草丛中,多为栽培。原产於印度。广东、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16
形态
干燥根茎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厚片,直径1.5~2cm,厚2~6mm。外皮红棕色,皱缩,有时可见根痕、鳞叶残痕及环纹。断面灰白色,富於粉质,光滑而细腻,略凸起,而外皮皱缩。质脆,易折断。气芳香,略同樟脑;味辛辣
(但与姜味不同)
。
17
形态
圆形或近圆形横切片。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
18
药理
在紫外光210纳米附近和310纳米处有最大吸收,可作鉴别。煎剂在试管内有抗菌作用;乙醇提取物具抗组胺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癌作用。
19
成份
含挥发油、黄酮、香豆素、蛋白质、淀粉及黏液质等。干品含挥发油30%~40%,油中含有桂皮乙酯、香豆酸乙酯、龙脑、桉油素、对甲基香豆酸乙酯等。黄酮类有山柰酚、山柰素。
20
宜忌
阴虚血亏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21
临床应用
用量6~9克,煎服。用治胸膈胀满、腹冷痛、饮食不消。外用治牙痛时配伍麝香具一定止痛作用,外敷尚可治痛经及肺癌、肝癌、挫伤等;内服治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溃疡。
22
归经
《本草汇言》
足阳明,大阴,厥阴
足阳明
、
大阴
、
厥阴
。 《本草汇言》
23
归经
《本草再新》
心,脾,肾三
心
、
脾
、
肾三
。 《本草再新》
24
书籍引用
《本草求真》
4
上编 卷三·散剂
9
下编 卷八·主治上
10
下编 卷九·主治下
《本草纲目》
2
进《本草纲目》疏
2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瘟疫
3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霍乱
4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虚损
7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心腹痛
7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面
8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音声
465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山柰
554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天名精
查看大图
相关连结
植物
植物形态
其他参考
方剂
方剂 宝珍膏
方剂
方剂 附桂紫金膏
方剂
方剂 加减玉容散
方剂
方剂 四味土木香散
方剂
方剂 万应灵膏
药方
药方 生发酒
药方
药方 五香酒料
药方
药方 解毒生发酊
药方
药方 二乌透骨酒
山柰 之
中药
山柰
山柰 之
植物
山柰
山柰 之
方剂
宝珍膏
附桂紫金膏
加减玉容散
四味土木香散
万应灵膏
山柰 之
药方
生发酒
五香酒料
解毒生发酊
二乌透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