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五倍子

别名:
文蛤,百虫仓,木附子,旱倍子,乌盐泡,漆倍子,红叶桃
其他类
1

性味

酸,涩,寒
2

功效

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出血,痈肿疮癤
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癤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3

功效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肺,止血,收湿敛疮
敛肺降火' class=' text-red-500'>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肺止血收湿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4

符方

《直指方》
痔疮
痔疮:艾叶、五倍子、白胶、苦楝根等分,锉碎,如烧香法,置长桶内,坐熏疮处。 《直指方》
五倍子   苦楝根  
5

符方

《医方大成论》
手足皲裂
手足皲裂:五倍子末,同牛骨髓填纳缝中。 《医方大成论》
五倍子末  
6

符方

《四川中药志》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五倍子15克,水煎冲洗患部。 《四川中药志》
五倍子  
7

符方

《四川中药志》
肺虚久咳
肺虚久咳:五倍子6克,五味子6克,罂粟壳6克。水煎服。 《四川中药志》
五倍子   五味子   罂粟壳  
8

符方

《纲目》
泻痢不止
泻痢不止:五倍子30克,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 《纲目》
五倍子  
9

符方

《纲目》
鼻出血
鼻出血:五倍子末吹之,仍以末同新绵灰等分,米饮服9克。 《纲目》
 
10

符方

《卫生易简方》
牙缝出血不止
牙缝出血不止:五倍子,烧存性,研末敷之。 《卫生易简方》
五倍子  
11

符方

《濒湖集简方》
小便尿血
小便尿血:五倍子末,盐梅捣和丸,梧桐子大,每空心酒服五十丸。 《濒湖集简方》
五倍子末  
12

产地

生於向阳多沙砾的山坡上、荒野或灌丛中。分布於除青海、新疆、黑龙江、辽宁以外的各省区。但能产结五倍子的只有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河南、浙江。
14

形态

角倍:呈菱形或卵圆形,具不规则角状分枝,长3~8cm,直径2~5cm。表面黄色或淡黄棕色,灰白色软滑短绒毛较明显。质硬而脆,破碎后中空,壁较薄,约0.1~0.2cm,角质,內有多数黑褐色蚜虫尸体及灰色粉状排泄物。內壁浅棕色,平滑。剖面角质。微有特异臭气,味涩。肚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长2.5~9cm,直径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质硬而脆,易破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壁厚0.2~0.3cm,內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虫及灰色粉状排泄物。气物异,味涩。
15

形态

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或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Stew.var.sinica(Diels) Rehd.et Wils.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 phis 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 肚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长2.5~9厘米,直径1.5~4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质硬面脆,易破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壁厚0.2~0.3厘米,内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虫及灰色粉状排泄物。气特异,味涩。角倍:呈菱形,具不规则的钝角状分枝,柔毛较明显,壁较薄。
16

药理

具有收敛、抗菌、杀精子、抗肿瘤等作用。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鞣酸能和很多重金属离子、生物碱及甙类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故可用作化学解毒剂。
17

成份

主要含五倍子鞣质。
18

宜忌

外感风寒、肺有实热之咳嗽以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19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10克;研末,1.5~6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用治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20

书籍引用

《名老中医朱南孙经验集》

《幼科指南》

《杂症会心录》

《本草纲目》

2 进《本草纲目》疏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29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痰饮 3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脾胃 3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霍乱 3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痢 4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黄疸 4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咳嗽 4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吐血衄血 4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齿衄 5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诸汗 5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消渴 6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小便血 6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强中 6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脱肛 6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痔漏 74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头痛 7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眼目 7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唇 8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口舌 8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咽喉 8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音声 8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须发 9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外伤诸疮 9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跌仆折伤 9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毒 96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蛊毒 9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崩中漏下 10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阴病 10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小儿初生诸病 237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赤铜 247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古镜 316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锻石 379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绿矾 427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苦参 430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贝母 642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大黄 695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五味子 822 草部第二十一卷 草之十 土马鬃 996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三 丝瓜 1111 果部第三十二卷 果之四 盐麸子 1147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降真香 1194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诃黎勒 1371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牛鼻 1387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之一 五倍子 1413 虫部第四十卷 虫之二 蝎 1466 虫部第四十二卷 虫之四 蚯蚓 1523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 鲫鱼 1644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鸡 1696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豕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古今名医汇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