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y.com 草药辞典
草药详情

知母

别名:
羊胡子根,蒜辫子草,昌支,地参,淮知母
1

性味

苦,甘,寒
2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胃热消渴,肺燥咳嗽,肠燥便秘,骨蒸潮热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內治肺热咳嗽胃热消渴肺燥咳嗽肠燥便秘骨蒸潮热
数据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数字化项目
3

功效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4

符方

《扁鹊心书》
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恼,六脉洪数,大便下血
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恼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知母6克,黄芩6克,甘草3克。水煎热服。 《扁鹊心书》
 
5

符方

《医方集解》
肺痨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
肺痨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知母、贝母等分。为末服。 《医方集解》
 
6

符方

《圣惠方》
妊娠月未足,似欲产,腹中痛
妊娠月未足似欲产腹中痛:知母60克,研为末,蜜丸如梧子大。不计时候,粥饮下二十丸。 《圣惠方》
 
7

符方

《普济方》
梦泄遗精
梦泄遗精:知母30克,黄柏30克,滑石90克。上为末,白水和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普济方》
 
8

产地

生於向阳山坡、干燥丘陵或草原地带。分布於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10

形态

该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並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
11

形态

毛知母: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厘米,直径0.8~1.5厘米,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知母肉:外皮大部分已除去,表面黄白色;有的残留少数毛须状叶基及凹点状根痕。
12

药理

药理研究认为,有解热、镇痛、消炎和利尿作用;抑制Na+-K+-ATP酶的活性;调节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系统;能延缓肝细胞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降低血糖;可抗血小板聚集;抗病原微生物;能延长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具有利胆、免疫抑制等作用。
13

成份

本品含芒果苷、知母皂苷A-Ⅰ、知母皂苷A-Ⅱ、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A-Ⅳ、知母皂苷B-Ⅰ、知母皂苷B-Ⅱ,知母多糖A、知母多糖B、知母多糖C、知母多糖D、扁柏树脂酚、β-谷固醇、知母双糖等。尚含胆碱、烟酸、泛酸以及芒果苷。
14

宜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服。
15

临床应用

用量6~12克,水煎服。用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16

书籍引用

《白喉全生集》

《名老中医朱南孙经验集》

《医学真传》

《幼科指南》

《花韵楼医案》

《本草纲目》

4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药名同异 10 序例第二卷 序例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11 序例第二卷 序例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12 序例第二卷 序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15 序例第二卷 序例 中品药一百二十种 2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伤寒热病 2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暑 2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火热 29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痰饮 37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疟 4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脚气 43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喘逆 4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咳嗽 45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肺痿肺痈 4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虚损 50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咳嗽 54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惊悸 56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烦躁 58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消渴 61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小便血 6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强中 72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 腰痛 74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头痛 80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口舌 82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音声 85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丹毒 87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疡癜风 8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痈、疽 93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诸虫伤 99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崩中漏下 101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 产后 296 石部第九卷 金石之三 石膏 374 石部第十一卷 金石之五 硼砂 385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人参 387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沙参 388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荠 390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桔梗 394 草部第十二卷 草之一 知母 418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黄芩 430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贝母 463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木香 470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豆蔻 561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麻 591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地肤 596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葶苈 657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常山、蜀漆 737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防己 983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百合 1066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胡桃 1169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柏木 1243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之三 枸杞地骨皮 1574 介部第四十五卷 介之一 水龟 1583 介部第四十五卷 介之一 鳖 1696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豕
知母 之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