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简 介:成书于1750年。陈复正,字飞霞,广东罗浮人。曾从一道士学气功,并成为道士,同时行医,对小儿科尤其擅长,《中医古籍必读经典系列丛书:幼幼集成》为其代表作。全书6卷。
作者:清 陈复正辑订
共 96 章节 20.92万+字数

小儿脉法
小儿三五岁,可以诊视,第手腕短促,三部莫分,惟以一指候之,诚非易易。《内经》诊视小儿,以大小缓急四脉为准。予不避僭越,体其意,竟易为浮沉迟数,而以有力无力定其虚实,似比大小缓急,更为明悉。后贤其体认之。
《内经》脉要
黄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夫乳子病热,脉见悬小者,阳证见阴脉,本为大忌,但小而缓者,邪之微,其愈易;小而急者,邪之甚,为可虑。故以为问。)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夫小儿以稚阳之体而加病热,脉不当小。若脉体虽小,手足温者,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犹在也;若四肢寒冷者,则邪胜其正,元阳去矣,故曰死也)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言小儿之外感也。风热中于阳分,而喘鸣肩息者,脉当实大。但大而缓,则胃气存,邪渐退,故生;实而急,则真脏见,病日进,故死也。)此《内经》之旨。圣人立言简切,而总括无余。世人不悟,视为泛常,能于此等处着眼,则诊视之要,思过半矣。予之临证诊视,每论吉凶而多中者,亦不外此,第意之所至,口莫能宣。窃详经所谓大小缓急者,亦发而不露之意。盖大即浮洪类也,小即沉细类也,急即数也,缓即迟也,何若竟易以浮沉迟数之为得乎?再以节庵之有力无力,辨其表里虚实,诚诊视小儿天然不易之妙诀。夫节庵亦一常人,而能以有力无力,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虽至显浅、至平易,却至确当,孰谓古今人不相及耶!
四脉主病
浮脉主表(病在外,)沉脉主里(病在内;)迟脉主脏(病为寒,)数脉主腑(病为热。)
五至四至为迟、为寒、为不足(浮迟外寒,沉迟内寒,有力实寒,无力虚寒;)
七至八至为数、为热、为太过(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有力实热,无力虚热。)
主证
浮而有力风热,无力阴虚;沉而有力痰食,无力气滞;迟而有力为痛,无力虚寒;数而有力实热,无力疮疡
总括脉要歌
太渊一指定安危,六至中和五至亏。七八热多三四冷,浮沉迟数贵详推。有力为阳为实热虚寒无力里何疑。若能留意于中取,何致亡羊泣途岐。
浮而有力实兼风(风热皆阳,表之实也,)无力阴虚汗雨蒙(阴荣妄泄,表之虚也。)有力而沉痰食害(痰凝食滞,结于里也,)沉沉无力气凝胸(气滞于中,不运化也。)迟而有力多为痛(浮迟外痛,沉迟内痛,)无力虚寒气血穷(气弱血衰,至虚之候。)数脉热多终有力(数而有力,实热何疑,)疮痍无力热虚攻(阴血受伤,虚热所致。)
脉证宜忌歌
脉浮身热汗之松(阳邪居表,应从汗解,)沉细身凉莫强攻(无论表里,不堪攻伐。)咳嗽正嫌浮带数(浮缓为宜,浮数大忌,)细沉肿胀定知凶(脾胃虚寒,愈不运化。)沉迟下痢方为吉(气血俱伤,最嫌洪数,)洪大偏宜痘疹逢(阴阳充足,毒不能留。)腹痛不堪浮有力(三阴受病,浮则反常,)浮洪吐衄总无功(阳火太盛,阴血愈伤。)
陶节庵曰:诊脉之要,无论浮沉迟数,但于有力无力中分。有力者为阳、为实、为热;无力者为阴、为虚、为寒。至哉斯言也,后贤无忽!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