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竹皮大丸
【方药】生竹茹二分(1.5克)
石膏二分(1.5克)
桂枝一分(O.75克)甘草七分(5.25克)
白薇一分(O.75克)
【用法】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现代用法:共研细末,枣肉和丸,每服9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

或作汤剂:水煎两次,温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增)。
【原文】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十)
【解说】本方主治妇人产后烦乱呕逆之证。其病机为气血亏虚,虚热内扰。盖妇人产后,本阴血不足又加哺乳,使气血更虚,因虚生热,而扰胃乱心,发为本证。用竹皮大丸清热降逆安中益气。其中自薇为清虚热之良药,虚热甚者,当倍之。烦喘者,可加柏子仁宁心润肺
【运用】
一、经断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症)
刘渡舟医案:王某某,女,50岁。1994年8月29日初诊。近半年来感觉周身不适,心中烦乱遇事情绪易激动,常常多愁善感,悲恸欲哭。胸闷心悸气短,呕恶不食头面烘热而燥,口干喜饮,失眠失梦,颜面潮红,但头汗出月经周期不定,时有时无。某医院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服“更年康”及“维生素”等药物,未见效果。舌苔薄白,脉来滑大,按之则软。刘老辨为妇女50岁乳中虚,阳明之气阴不足虚热内扰之证,治宜养阴益气清热除烦,为疏《金匮要略》“竹皮大丸”加减。白薇10克,石膏30克,玉竹20克,丹皮10克,竹茹30克,炙甘草10克,桂枝6克,大枣5枚。服药5剂,自觉周身轻松,烦乱呕逆之症减轻,又续服七剂,其病已去大半,情绪安宁,睡眠转佳,病有向愈之势。守方化裁,共服20余剂而病瘳。(《刘渡舟医学全集))1998:’948~949)
按语:本案脉证发于经断前后,经欲断未断,每易伤阴耗气,气阴不足,则因虚而生内热,热扰于中焦,胃气不得下降,故见呕恶不食;上扰于胸位,使心神无主,又加中焦亏乏,不能“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为血”,则心血不充,神明失养,故可见心中烦乱失眠多梦以及情绪异常等症。治疗当师仲景“安中益气”为大法,清热降逆养阴和胃,用竹皮大丸竹茹石膏清热降逆止呕桂枝甘草辛甘化气温中益心;白薇清在上之虚热大枣玉竹滋中州之阴液;丹皮白薇养阴以凉气血清虚热。本方寒温并用,化气通阴,服之能使气阴两立,虚热内除,于是随月经欲断所现等证候自愈。
二、产后呕逆
何任医案:华某,女,31岁。1979年7月10日。产后三个月,哺乳,身热(38.5~C)7~8天,偶有寒栗状,头昏乏力心烦喜躁,呕逆不已,但吐不出脉虚数舌质红苔薄,以益气安胃为主。淡竹茹9克,石膏9克,桂枝5克,白薇6克,生甘草12克,制半夏9克,大枣5枚。2剂。
药后热除,寒栗解,烦乱平,呕逆止,惟略头昏,复予调治痊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3):19)
按语:产后气血亏虚,见烦躁呕逆脉虚数虚热内生也,正合竹皮大丸证机。因呕逆较甚,方中加半夏以增降逆止呕之功。
三、产后风
徐大椿医案:西濠陆炳若夫人产后风热瘀血未尽,医者执产后虚寒之说,用干姜熟地治之,且云:必无生理。汗出身热于炭,唇燥舌紫,仍用前药。余是Et偶步田间看菜花,近炳若之居,趋迎求诊。余日:生产血枯火炽,又兼风热,复加以刚燥滋腻之品,益火塞窍,以此死者,我见甚多,非石膏则阳明之盛火不解。遵仲景法,用竹皮石膏等药。余归而他医至,笑且非之,谓自古无产后石膏之理。盖生平未见仲景方也。其母素信余,立主服之,1剂而苏。明日炳若复求诊,余日:更服1剂病已去矣,无庸易方。如言而愈。医者群以为怪,不知此乃古人定法,惟服姜、桂则必死。(《洄溪医案》)
按语:产后风热,又误以热治热,至汗出身热唇燥舌紫,热入于内也,适投竹皮石膏清之,二剂而愈,非精究仲景之术者,莫之为也。
四、脏躁(癔病)
孙匡时医案:孙某某,女,40岁,1979.年2月23日诊。患者于前年因惊恐、受气,出现精神恍惚,时悲时喜,悲时哭泣不止,喜时大笑不已。同时伴有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喜居暗处,夜里失眠多梦。证见面色青,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数。此属肝火灼阴,神明被扰。治予清热舒肝,调和胃气,用竹皮大丸3剂则病愈。至1976年随访,未见复发。(中医杂志1986;<6>:13)
按语:孙老认为本方治疗脏躁有显效。NN2:N,多由情志抑郁思虑过度精神刺激而引起。常用方甘麦大枣汤,则适用于因心阴虚而神不守舍者;竹皮大丸则适用于因肝气横逆,郁而化热,母耗子气,心阴不足者。本方重在清热除烦,调理阴阳,舒肝和胃,从而有安神之功。
五、不寐
孙匡时医案:李某某,女,24岁,1973年5月10日诊。近一月来夜不能寐精神欠佳,面色少华,自觉心跳、心慌心中懊侬头晕腰腿疼痛舌淡苔白脉沉数无力。患者素体血虚,病前又受精神刺激,良由阴虚火旺,肝横气滞,从而神不守舍经络郁滞。用竹皮大丸5剂病即减半,再服3剂则病愈。(中医杂志1986;(6):13)
按语:失眠其因甚多,治法各异。胃不和用半夏秫米汤,心肾不交黄连阿胶汤,虚热内扰酸枣仁汤,都是有效之方。竹皮大丸治疗失眠者,乃因肝失条达,里热内炽,营血暗耗,神不守舍,热扰神明所致。方中取桂枝甘草汤之意,通心阳使神明有主;大枣补气生津石膏竹茹白薇清里热
六、阳痿
孙匡时医案:吴某某,男,28岁,1981年6月20日诊。3~4年之前即患阳痿,逐渐加重。前妻因此离婚,续妻也因此要求离婚。先后曾服三肾丸参茸丸等,毫无起色。现自觉头晕身热,小溲黄赤,大便燥结梦多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此由过用峻补,郁热内蕴,宗筋弛缓,不能作强,用竹皮大丸连服120余剂,1982年春病愈,其爱人已怀孕。(中医杂志1986;(6>:13)
按语:肾藏精,肝主筋,阳明为宗筋之会,故阳痿与这三经关系密切。壮年一般多气血充实,发病多与精神刺激、思虑过度等因素有关。治疗时用温燥之品补益,往往导致火热内生。孙老用竹皮大丸,意在清热降火,和肝理胃,因切中病机而获效。
七、早泄
黄道富医案:张某,男,26岁。1983年3月19日初诊。患者新婚早泄,前医日属正常现象。现婚后年余,仍早泄,阴茎虽能勃起,但甫交即泄,头晕乏力,耳呜咽干心烦恚躁,干呕不止身热(38.5℃)已七八天,偶有寒傈状。舌质红苔薄黄脉虚数。精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此为肝火灼阴,肝胃不和,精室被扰。治宜清热降火,和肝理胃。
药用:竹茹10克,石膏15克(打碎,先煎),桂枝5克,白薇生甘草、制半夏各10克,大枣5枚。
煎服2剂,热除寒解,烦乱平,干呕止。前方去半夏,继服14剂,早泄病愈。(江苏中医1990;(6):30)
按语:本例婚后年余出现早泄干呕烦乱等症,为火盛而上逆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竹皮大丸并非补益之品,乃由除烦平逆、清热益气之药组成,寓有平壮火即不食气之意。
八、强中
黄道富医案:孙某,男,25岁。1985年8月18日初诊。近月来阴茎强而不萎,精液自流,面红赤,心烦喜呕,咽干唇燥,微喘;小便短赤涩痛。有手淫史。舌质红无苔脉数。此属肝热灼阴,精室火旺。治拟清热泻火益气安中。药用:竹茹10克,白薇石膏各20克(先煎),柏子仁10克,桂枝5克,甘草10克,大枣5枚。水煎服用5剂后病愈。随访4年余,已结婚生子,此病未复发。(江苏中医1990;(6):30~31)
按语:本案因欲念时萌,阴虚火动而起,重用白薇滋阴降火,而轻用石膏清热和胃。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气本喜辛散,而恶酸收,故佐以桂枝甘草之辛甘以散肝郁,以制寒凉
九、男子不育
孙匡时医案:郭某某,男,26岁,1977年8月10日诊。婚后二年无子,经某医院检查精子成活率为30~40%。症见身体健壮,性生活正常,惟自觉有时发热头晕舌淡红、苔略黄,脉滑数。此为过服温燥峻补之品,造成精室蕴热,精子被灼,致使精子成活率大降。治用竹皮大丸,连服9剂而获麟。(中医杂志1986;(6):]4)
按语:《金匮要略》指出:“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这是指真阳不足精冷,精子不耐其寒则亡。相反,精子被热所灼,不耐其热亦可亡。机体阴阳失调,内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均导致精子成活率降低而不能生育,前者用温补元阳之法,后者必用清热宣通之剂。竹皮大丸清郁热疏通气机,用之恰当,故获佳效。
十、夏季热
陈传钗医案:陈男,4岁。t981年8月12日诊。发热已20余天,持续在38.5℃左右,午后升高,口渴多饮,烦躁便结,面色潮红,舌质红、薄。实验室检查均属正常。证属暑伤气阴。治拟清热养阴安中益气竹茹荷叶各5克,白薇炙甘草各3克,桂枝1.5克,石膏10克。2剂热退,4剂痊愈。嘱用白扁豆煮服,益气健脾以善后。(浙江中医杂志1983;<8>:369)
按语:陈氏认为,本方用于阴虚有热诸证,尤以面色潮红、烘热者有良效。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