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干姜人参半夏丸
【方药】干姜人参各一两(各3克)半夏二两(6克)
【用法】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现代用法:研细末,姜汁糊丸,每服3~6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六)
【解说】本方为治胃虚寒饮之妊娠呕吐证的要方。妊娠呕吐,又名恶阻,是常见的妊娠病证,轻者常不治自愈,重者须用药物治疗。若呕
吐稀涎,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并伴倦怠头眩舌苔白滑者,为胃虚寒饮内留,可以本方温胃化饮止呕。方中因干姜半夏妊娠禁忌之药,故加人参益气固胎。陈修园云:“半夏人参,不惟不碍胎且能固胎”,可知本方配任之妙。
【运用】
一、妊娠恶阻
林善星医案:林某某,女,26岁。停经2个月,开始胃纳不佳饮食无味倦怠嗜卧,晨起头晕恶心干呕吐逆,口涎增多,时或吐出痰涎宿食。根据经验自知是妊娠恶阻,认为恶阻妊娠常事,未加适当处理。适时将近1个月,渐至水饮不入,食入则吐,所吐皆痰涎清水,稀薄澄澈,动则头晕眩掉,时时呕吐增剧。始延本人诊治。诊其脉虽细,但滑象明显,面色苍白形容憔悴,赢瘦衰弱,无力以动,闭眼畏光,面里躇卧,唇舌色淡,苔白而滑,口中和,四末冷,胸脘痞塞不舒,二便如常而量少。脉证合参,一派虚寒之象毕露。
干姜4.5克,党参9克,半夏4.5克。水煎,每日1剂。连服3剂,呕吐大减,略能进食稀粥和汤饮。再服3剂,呕吐俱停,但饮食尚少,继以五味异功散调理而安。7个月后顺产一男婴。(中医杂志1964;<9):31)
按语:本案脉证所参,果为一派虚寒之象,用干姜人参半夏丸正为适宜。
二、眩晕 林善星医案:林某某,45岁,素体虚寒,喜热怕冷,春夏之交,突患眩冒。其症头眩眼花,睁眼则天旋地转,眼前昏黑,起则眩晕加剧,且作恶心呕吐,终日闭眼而卧,喜静恶噪,饮食须由他人喂饲,尚可进食流粥,唾液增多,津津欲唾,腹中漉漉如水声,脉久弦滑,苔滑色灰。余诊时病已十余天矣。询其前医用“苓桂术甘汤”、“桂枝龙骨牡蛎”等方,以及应用西药,均未见效。思患者素体虚寒,故喜静而恶噪;寒饮上逆,故口内津津欲唾,甚则腹中水声漉漉可闻。前医所拟之方,虽能逐饮,但嫌力轻;且去逐饮则力虚难负,中虚不复则饮邪难除。乃拟:干姜6克,党参6在,半夏9克,桂枝4.5克(后下),茯苓15克,水煎服。4剂而恢复健康。数月后复发一次,证象如前,照方再服,亦获良效。(中医杂志1964;(9>:31)
按语:于此案可深刻领会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精神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