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黄芪芍桂苦酒
【方药】黄芪五两(15克)芍药三两(9克)桂枝三两(9克)
【用法】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现代用法:加入米醋30克,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二十八)
【解说】本证为黄汗之证。黄汗之成因,乃水湿外侵,郁遏阳气营卫不和所致。临床以汗出色黄,沾染衣物,伴水肿发热口渴为主要表现。状似实象,实为虚得。因此治疗本病,可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法。本方主用黄芪益气走表,行在表之湿;以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苦酒即醋,入药既泻血分之热,又可敛涩止汗。本方不唯治黄汗,凡营卫不和,表气不固之汗出发热恶风诸候,皆可使用。
【运用】
一、黄汗
胡希恕医案:李某某,女性,30岁,工人。因长期低烧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未效。证见口渴,出黄汗恶风,虚极无力,下肢肿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此为黄汗表虚津伤甚者,拟黄芪芍桂苦酒汤。
生黄芪15克,芍药10克,桂枝10克,米醋30克。上药服6剂,诸症尽去。(北京中医1983;<4>:7)
按语:于本案可知黄汗汗出色黄,但皮肤无黄染,与黄疸迥然不同,故仲景将其列于水气篇而不列于黄疸篇,用意尤深。
二、黄肿
刘景祺医案:周某,女,48岁,1979年6月初诊。去年深秋,劳动后在小河中洗澡,受凉后引起全身发黄浮肿,为凹陷性,四肢无力,两小腿发凉怕冷,上身出汗,下身不出汗,汗发黄,内衣汗浸后呈淡黄色,腰部经常串痛,烦躁,下午低烧,小便不利。检查:肝脾未触及,心肺听诊无异常,血、尿常规化验正常,黄疸指数4单位。脉沉紧,舌苔薄白。服芪芍桂枝苦酒汤。
黄芪30克,桂枝18克,白芍18克。水二茶杯,米醋半茶杯。头煎煮取一杯,二煎时加水二杯,煮取一杯,合汁,分二份,早晚各一次。
共服6剂,全身浮肿消退,皮肤颜色转正常,纳食增加。(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2>:55)
按语:汗出入浴,寒湿伤阳,营卫不和发病浮肿黄汗发热恶风寒诸症迭现,正合芪芍桂枝苦酒汤证机,投之果效。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