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简 介:纵览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时方的独到经验,从而博采众长,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临床疗效。
作者:
共 100 章节 39.68万+字数

乌头桂枝
【方药】乌头(6克)
【用法】上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桂枝汤方:
【方药】桂枝三两(去皮)(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炙)(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现代用法:加白蜜60克,久煎令水尽,以桂枝汤1剂煎液兑入溶解,分两次温服)
【原文】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十九)
【解说】乌头桂枝汤主治寒疝兼表之候。腹痛手足逆冷麻痹不仁,为寒疝之主要表现,总由阳虚寒盛所致。身体疼痛,则为寒邪痹阻
于表之候。病属内外皆寒,表里同病,其治不宜单纯解表或温里,宜以乌头桂枝汤两解表里寒邪。药后出现的如醉状或呕吐,是药已中病的“瞑眩”现象,但并非每人必现。若无其它不良反应者,可不必服药;若服后出现呼吸、心跳加快、脉搏有间歇现象‘,甚至神志昏迷的,则为中毒反应,急当抢救。
【运用】
一、寒疝
赵守真医案:袁素珠,青年农妇,体甚健,经期准,已育子女三四人矣。一日,少腹大痛,筋脉拘急而未稍安,虽按亦不住,服行经调气不止,迁延十余日,病益增剧,迎余治之。其脉沉紧,头身痛,肢厥冷,时有汗出,舌润,口不渴吐清水不发热恶寒,肢以下痛,痛剧则冷汗出,常觉有冷气从阴户冲出,痛处喜热敷。此由阴气积于内,寒气结搏而不散,脏腑虚弱风冷邪气相击,则腹痛里急.而成纯阴无阳之寒疝。窃思该妇经期如常,不属于血凝气滞,亦非伤冷食积,从其脉紧肢厥而知为表里俱寒,而有类于《金匮》之寒疝。其谓:“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本病证状虽与上引《金匮》原文略出入,而阴寒积痛则属一致。处以乌头桂枝汤:制乌头12克,桂枝18克,芍药12克,甘草6克,大枣6枚,生姜3片。水煎,兑蜜服。
上药连进2帖,痛减厥回,汗止人安。换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温通经络,清除余寒,病竟愈。(《治验回忆录》1962:76)
按语:少腹痛冷汗出、肢厥冷、头身痛,、口不渴、舌体润,表里皆寒象现,故以乌头桂枝汤取效。
二、寒痹 谢长彦医案:魏某某,女59岁,农民,1982年12月初诊。患者主诉右肩关节发凉疼痛沉重酸胀月余,昼轻夜重,手臂渐不能抬举,穿衣、持物均困难。检查:右肩关节局部不红肿,按之滑动感,轻度压痛,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腻,脉沉细。化验检查:血沉10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试验阴性;抗“O”<500单位。此乃风寒湿之邪乘虚袭人,痹阻筋脉关节荣卫不和经脉壅滞不通而致。治以温经散寒除痹止痛。投以乌头桂枝汤加味:炙川乌6克(加蜜2匙同煎1小时),桂枝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10克,生姜3克,大枣5枚,麻黄6克,生苡米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家属初以药方轻微,不足收功,但头煎服后,即浑身微汗出,皮中似有蚁虫爬行,关节疼痛酸着遂减大半,3剂服尽,右臂渐可抬举过肩。药已中病,后经略事加减,继服20余剂,疼痛诸症若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料理家务及劳作后,未有复发。(国医论坛1990;(1):16)
按语:(原按)乌头桂枝汤原为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而立,从条文看虽为治“寒疝”两解表里寒邪,但从病机和症状分析,又极与风寒湿邪侵入人体致肌肉、筋脉、关节疼麻重着之痹证相似,故笔者于临床喜用本方加麻黄、苡米治疗寒湿痹证,且多获良效。原方后注云:“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本例服药后身微汗,皮中蚁行感,实为药势行于肌肉之间,经脉风湿凝寒祛除之状,虽未“如醉”“得吐”,亦药已中的。
三、遗精
冉雪峰医案:湖北王某,素弱多病,常年患遗精时愈时发,工作如常,不以为意。初每三五日一遗,继则每日必遗,最后不敢寐,寐而眼闭即遗,虽欲制止而不能,色天不泽,困惫不支,甚至不能步履,经月不出卧室,即在室内起立亦须靠桌靠椅,延予商治。诊其脉微细小弱而兼虚弦虚数,皮肉消脱,眼睑微肿,指头冷,少腹急结恶寒甚,躁烦。予曰:下损及中,阴竭阳厥,下元败坏,真机几熄,诚难为力。观前此历年所服方药均系遵照古法,固肾宁心,滋培秘摄并进,原无不合,乃似效不效,终至危急若断,无已,惟贞下起元,大力冲劲,拟借用乌头桂枝煎,彼为大气一转,其结乃散,此为大气一转,厥阳斯敷。方用:乌头30克,水2杯半,煮取半杯,去滓,纳白蜜60克,再煮,令水尽,以桂枝汤1杯溶解之。
初服半剂,越六时不知,余半剂尽服之。讵夜半3时许,吐2次,面如妆朱,昏顿不语,予曰:勿讶,《金匮》乌头桂枝煎方注云:“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稍待,俟清醒再诊。
明晨往诊,厥回神清,手足温,自觉两臂两胯较有力,有能起行意,病即从此转关。续以二加龙骨牡蛎炙甘草汤加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随病机出入调摄痊愈。病者3个月后,曾步行约30里,欣慰曷似。(《冉雪峰医案》1959年版)
按语:遗精经年累月,下元衰惫,阴损及阳,筋脉失煦,乃至少腹急结,指冷,恶寒殊甚,与乌头桂枝汤证相符,径投之,竞得吐,病亦从此始有转机,续以固肾涩精之品调理而愈。进退得法,用药精当,虚劳久疾,得以康愈。
四、泄泻(过敏性结肠炎)
刘兴志医案:欧某,男,56岁。于八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因腹部剧烈绞痛而住院。确诊为:“过敏性结肠炎”,经治疗效果不显,而邀中医诊治。初诊所见:腹中痛,痛则欲便,自汗出,泄后痛缓,稀便挟粘液,日三四次。常头昏倦怠夜寐不安舌淡红、苔白而润,脉弦缓。据《内经》“中气不足,便是寒”论,相继以健脾益气缓中止痛,温阳助运,散寒止泄等法治之。次诊:患者素耐温补,适逢痛泄,上法投之本应合拍,反致无效何以故?张锡纯有云:温中止泄不效者,当虑腹泄日久,元阳亏损,宜加味四神丸,以法治之。其中以四神丸补命门之火,加天生黄山药小茴罂粟壳、炒诃子皮、赤石脂炙甘草补虚收涩公丁川椒肉桂温中止痛;再以乌梅增强止泻作用。再诊:病根不除,投上方虽见小效,不料又于某晚腹中骤然绞痛冷汗出呕吐清水四肢厥冷手足不仁,当即稀便数次;观其舌质青,苔以白做底,上浮有淡黄而润;脉弦紧。统观病情,仔细斟酌,此属阳气虚衰,阴寒内结。非辛热通阳之剂难以破其沉寒固冷,消其阴翳。遵仲景法,投《金匮》乌头桂枝汤。乌头30g(与白蜜60g同煮),桂枝lOg,杭芍12g,炙甘草10g,白术15g,茯苓15g,广木香6g,公丁6g,生姜5片,大枣五枚(劈)。
末诊:服上方后,诸恙俱减,病趋好转,寒积渐散,随加葛根lOg以升清阳助阳外运;干姜生姜重在温中回阳;肉蔻意在温中止泻酸枣仁养心安神。仅服5付,竞获治愈。随访年余,患者安然无恙。(云南中医杂志1983;(6):55)
按语:过敏性结肠炎又名痉挛性结肠炎,本案以痛泄为主证,属中医之“寒疝”。其病机恰与仲景《金匮要略》中“寒疝”相吻合。本案表里皆寒,用乌头桂枝汤治疗。加白术茯苓以助脾运湿;木香公丁以增强温通止疼之效;更加葛根宣畅、升发阳气。诸药相伍,共凑温通破散之功,病乃告愈,此即阳胜而阴自化之理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