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芋
(《别录》中品)
【校正】自果部移入此。
【释名】土芝(《别录》)、蹲鸱
时珍曰∶按∶徐铉注《说文》云∶芋犹吁也。大叶实根,骇吁人也。吁音芋,疑怪 貌。又《史记》∶卓氏云∶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注云∶芋也。盖芋魁之状,若鸱之蹲坐故也。芋魁,《东汉书》作芋渠。渠、魁义同。
【集解】弘景曰∶芋,钱塘最多。生则有毒,味 不可食。种芋三年,不采则成 芋。
又别有野芋,名老芋,形叶相似如一,根并杀人。
恭曰∶芋有六种∶青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野芋也。其类虽多,苗并相似。
茎高尺余,叶大如扇,似荷叶而长,根类薯蓣而圆。其青芋多子,细长而毒多,初煮须灰汁,更易水煮熟,乃堪食尔。白芋、真芋、连禅、紫芋,并毒少,正可煮啖之,兼肉作羹甚佳。蹲鸱之饶,盖谓此也。野芋大毒,不可啖之。关陕诸芋遍有,山南、江左惟有青、白、紫三芋而已。
颂曰∶今处处有之,闽、蜀、淮、楚尤多植之。种类虽多,大抵性效相近。蜀川出者,形圆而大,状若蹲鸱,谓之芋魁。彼人种以当粮食而度饥年。江西、闽中出者,形长而大。
其细者如卵,生于魁旁,食之尤美。凡食芋并须栽莳者。其野芋有大毒,不可食。
宗 曰∶江、浙、二川者最大而长。京洛者差圆小,然味佳,他处不及也。当心出苗者为芋头,四边附之而生者为芋子,八、九月以后掘食之。
时珍曰∶芋属虽多,有水、旱二种∶旱芋山地可种,水芋水田莳之。叶皆相似,但水芋味胜。茎亦可食。芋不开花,时或七、八月间有开者,抽茎生花黄色,旁有一长萼护之,如半边莲花之状也。按∶郭义恭《广志》云∶芋凡十四种∶君子芋,魁大如斗;赤 芋,即连禅芋,魁大子少;白果芋,魁大子繁,亩收百斛;青边芋、旁巨芋、车毂芋三种,并魁大子少,叶长丈余;长味芋,味美,茎亦可食;鸡子芋,色黄;九面芋,大而不美;青芋、曹芋、象芋,皆不可食,惟茎可作菹;旱芋,九月熟;蔓芋,缘枝生,大者如二、三升也。
芋子
【气味】辛,平,滑,有小毒。
大明曰∶冷。
弘景曰∶生则有毒,味 不可食。性滑下石,服饵家所忌。
恭曰∶多食动宿冷。
宗 曰∶多食难克化,滞气困脾。
【主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别录》)。冷啖,疗烦热止渴(苏恭)。令人肥白,开胃通肠闭产妇食之,破血;饮汁,止血渴(藏器)。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食,甚下气调中补虚(大明)。
【发明】诜曰∶芋,白色者无味,紫色破气煮汁啖之,止渴。十月后晒干收之,冬月食不发病,他时月不可食。又和鲫鱼、鳢鱼作 良。久食,令人虚劳无力。又煮汁洗腻衣,白如玉也。
大明曰∶芋以姜同煮过,换水再煮,方可食之。
【附方】旧二,新二。
腹中癖气∶生芋子一斤压破,酒五斤渍二七日。空腹每饮一升,神良。(韦宙《独行方》)。
身上浮风∶芋煮汁浴之。慎风半日。(孟诜《食疗》)。
疮冒风邪肿痛∶用白芋烧灰敷之。干即易。(《千金方》)。
头上软疖∶用大芋捣敷之,即干。(《简便方》)。
叶、茎【气味】辛,冷,滑,无毒
【主治】除烦止泻,疗妊妇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虫咬,并痈肿毒痛,及毒箭(大明)。
梗∶擦蜂螫尤良(宗 )。汁∶涂蜘蛛伤(时珍)。
【发明】慎微曰∶沈括《笔谈》云∶处士刘易隐居王屋山,见一蜘蛛为蜂所螫,坠地,腹鼓欲裂,徐行入草,啮破芋梗,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消如故。自后用治蜂螫有验,由此。
【附方】新一。
黄水疮∶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邵真人《经验方》)。
【附录】野芋 弘景曰∶野芋形叶与芋相似,芋种三年不采成 芋(音吕),并能杀人。误食烦闷垂死者,惟以土浆及粪汁、大豆汁饮之,则活矣。
藏器曰∶野芋生溪涧侧,非人所种者,根、叶相似。又有天荷,亦相似而大。
时珍曰∶小者为野芋,大者为天荷,俗名海芋。详见草部毒草类。野芋根辛冷,有大毒。醋摩敷虫疮恶癣。其叶捣涂毒肿。初起无名者即消,亦治蜂、虿螫,涂之良。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