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苋
《本经》上品)
【释名】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苋之茎叶,皆高硕而易见,故其字从见,指事也。
【集解】《别录》曰∶苋实,一名莫实,细苋亦同。生淮阳川泽及田中。叶如蓝。十一月采。
李当之曰∶苋实即苋菜也。
弘景曰∶苋实当是白苋。所以云细苋亦同,叶如蓝也。细苋即是糠苋,食之乃胜,而并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又有赤苋,茎纯紫,不堪食。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呼马齿苋,恐非苋实也。
恭曰∶赤苋,一名蒉(音匮)。《经》言苋实一名莫实,疑莫字误矣。
保升曰∶苋凡六种∶赤苋、白苋、人苋、紫苋、五色苋、马苋也。惟人、白二苋,实可入药用。赤苋味辛,别有功用。
颂曰∶人苋、白苋俱大寒,亦谓之糠苋,又谓之胡苋,或谓之细苋,其实一也。但大者为白苋,小者为人苋耳。其子霜后方熟,细而色黑。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爪者,诸苋中惟此无毒,不寒。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五色苋今亦稀有。细苋俗谓之野苋,猪好食之,又名猪苋。
时珍曰∶苋并三月撒种。六月以后不堪食。老则抽茎如人长,开细花成穗。穗中细子,扁而光黑,与青葙、鸡冠子无别,九月收之。细苋即野苋也,北人呼为糠苋,柔茎细叶,生即结子,味比家苋更胜。俗呼青葙苗为鸡冠苋,亦可食。见草部。

【气味】甘,冷利,无毒。恭曰∶赤苋∶辛,寒。
鼎曰∶苋动气,令人烦闷,冷中损腹。不可与鳖同食,生鳖症。又取鳖肉如豆大,以苋菜封裹置土坑内,以土盖之,一宿尽变成小鳖也。
机曰∶此说屡试不验。
【主治】白苋∶补气除热通九窍孟诜)。赤苋∶主赤痢,射工、沙虱(苏恭)。紫苋∶杀虫毒,治气痢(藏器)。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时珍)。
【发明】弘景曰∶人苋、细苋并冷利。赤苋疗赤下而不堪食。方用苋菜甚稀,断谷方中时用之。
颂曰∶赤苋微寒,故主血痢;紫苋不寒,比诸苋无毒,故主气痢
诜曰∶五月五日收苋菜,和马齿苋为细末,等分,与妊娠人常服,令易产也。
震亨曰∶红苋入血分善走,故与马苋同服,能下胎。或煮食之,令人易产
【附方】旧二,新五。
产后下痢赤白者∶用紫苋菜一握切煮汁,入粳米三合,煮粥,食之立瘥也。(《寿亲养老书》)。
小儿紧唇∶赤苋,捣汁洗之,良。(《圣惠》)。
漆疮搔痒∶苋菜,煎汤洗之。
蜈蚣螫伤∶取灰苋叶擦之,即止。(谈野翁方)。
蜂虿螫伤∶野苋 擦之。
蛇螫人∶紫苋,捣汁饮一升,以滓涂之。(《集验方》)。
射工中人,状如伤寒寒热发疮偏在一处,有异于常者。取赤苋合茎、叶捣汁饮一升,日再服之。(《集验方》)。
苋实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本经》)。治白翳,杀蛔虫(《别录》)。益精(大明)。肝风客热,翳目黑花(时珍)。
【发明】时珍曰∶苋实与青葙同类异种,故其治目之功亦仿佛也。【附方】新一。利大小便∶苋实为末半两,分二服,新汲水下。(《圣惠》)。

【主治】阴下冷痛,入腹则肿满杀人,捣烂敷之(时珍)。【附方】新一。
牙痛∶苋根晒干,烧存性为末,揩之。再以红灯笼草根煎汤漱之。(孙氏《集效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