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谷部第二十四卷 谷之三 赤小豆
《本经》)中品)
【校正】自大豆分出。
【释名】赤豆(恭)、红豆(俗)、 (《广雅》),叶名藿。
时珍曰∶案∶《诗》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麦。此即八谷也。董仲舒注云∶菽是大豆,有两种。小豆名 ,有三、四种。王祯云∶今之赤豆白豆绿豆、萱豆,皆小豆也。此则入药用赤小者也。
【集解】颂曰∶赤小豆,今江淮间多种之。
宗 曰∶关西、河北、汴洛多食之。
时珍曰∶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俱于夏至后下种,苗科高尺许,枝叶似豇豆,叶微圆峭而小。至秋开花,似豇豆花而小淡,银褐色,有腐气。结荚长二、三寸,比绿豆荚稍大,皮色白带红。三青二黄时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饭、馄饨馅并良也。
【气味】甘、酸,平,无毒
思邈曰∶甘、咸,冷。合鱼 食成消渴,作酱同饭食成口疮
藏器曰∶驴食足轻,人食身重
【主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本经》)。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泄痢,利小便,下腹胀满,吐逆卒 (《别录》)。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捣末鸡子白,涂一切热毒痈肿煮汁,洗小儿黄烂疮,不过三度(权)。缩气行风,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士良)。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暴痢后气满不能食者,煮食一顿即 辟瘟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蠡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时珍)。
【发明】弘景曰∶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肌肤枯燥
颂曰∶水气脚气最为急用。有人患脚气,以袋盛此豆,朝夕展转践踏之,久久遂愈。
好古曰∶治水者惟知治水,而不知补胃,则失之壅滞。赤小豆消水通气健脾胃,乃其药也。
藏器曰∶赤小豆,和桑根白皮煮食去湿气痹肿;和通草煮食,则下气无限,名脱气丸时珍曰∶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 ,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血渗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其吹鼻瓜蒂散辟瘟疫用之,亦取其通气除湿散热耳。或言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死为疫鬼,而畏赤豆,故于是日作小豆粥厌之,亦傅会之妄说也。又案∶陈自明《妇人良方》云∶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无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遂行。因阅本草载此,谩记之。又《朱氏集验方》云∶宋仁宗在东宫时,患 腮,命道士赞宁治之。
小豆七十粒为末,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后患恶疮近死,尚书郎傅永授以药立愈。叩其方,赤小豆也。予苦胁疽,既至五脏,医以药治之甚验。承亮曰∶得非赤小豆耶?医谢曰∶某用此活三十口,愿勿复言。有僧发背如烂瓜,邻家乳婢用此治之如神。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但其性粘,干则难揭,入苎根末即不粘,此法尤佳。
【附方】旧十五,新十九。
水气肿胀∶颂曰∶用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并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也。韦宙《独行方》∶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温渍足膝。若已入腹,但食小豆,勿杂食,亦愈。
《梅师》∶治水肿。以东行花桑枝烧灰一升,淋汁,煮赤小豆一升,以代饭,良。水蛊腹大动摇有声皮肤黑者∶用赤小豆三升,白茅根一握,水煮食豆,以消为度。
辟禳瘟疫∶《五行书》云∶正月朔旦及十五日,以赤小豆二七枚,麻子七枚,投井中,辟瘟疫甚效。又正月七日,新布囊盛赤小豆置井中,三日取出,男吞七枚,女吞二七枚,竟年无病也。(《肘后方》)
辟厌疾病∶正月元旦,面东,以齑水吞赤小豆三七枚,一年无诸疾。又七月立秋日,面西 伤寒狐惑∶张仲景曰∶狐惑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 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赤小豆三升( 下部卒痛,如鸟啄之状∶用小豆大豆各一升,蒸熟,作二囊,更互坐之,即止。(《肘后方》)。
水谷痢疾小豆一合,熔蜡三两,顿服取效。(《必效方》)
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末,水服方寸匕。(《梅师方》)
肠痔下血小豆二升,苦酒五升,煮熟日干,再浸至酒尽乃止,为末。酒服一钱,日三服。(《肘后方》)。
舌上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绞汁服。(《肘后方》)。
热淋血淋,不拘男女∶用赤小豆三合,慢火炒为末,煨葱一茎,擂酒热调二钱服。(《修真秘旨》)。
重舌鹅口赤小豆末,醋和涂之。(《普济方》)。
小儿不语,四、五岁不语者∶赤小豆末,酒和,敷舌下。(《千金》)。
牙齿疼痛红豆末,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入铜青少许。一方入花碱少许。(《家宝 中酒呕逆赤小豆煮汁,徐徐饮之。(《食鉴本草》)。
频致堕胎赤小豆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
妊娠行经∶方同上。
妇人难产∶《产宝》∶用赤小豆生吞七枚,佳。《集验》∶治难产日久气乏。用赤小豆一升,以水九升,煮取汁,入炙过黄明胶一两,同煎少时。一服五合,不过三、四服,即产胞衣不下∶用赤小豆,男七枚,女二七枚,东流水吞服之。(《救急方》)。
产后目闭心闷赤小豆生研,东流水服方寸匕。不瘥更服。(《肘后方》)。
产后闷满,不能食∶用小豆三、七枚,烧研,冷水顿服,佳。(《千金方》)。
乳汁不通赤小豆煮汁饮之。(《产书》)。
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熊氏)。
妇人乳肿小豆莽草等分。为末。苦酒和敷,佳。(《梅师》)。
痈疽初作∶赤小豆末,水和涂之,毒即消散,频用有效。(《短剧方》)。
石痈诸痈∶赤小豆五合,纳苦酒中五宿,炒研,以苦酒和涂即消。加栝蒌根等分。(《范汪方》)
痘后痈毒赤小豆末,鸡子白调涂敷之。
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尤妙。
丹毒如火赤小豆末,和鸡子白,时时涂之不已,逐手即消。(《短剧方》)。
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金疮烦满赤小豆一升,苦酒一日,熬燥再浸,满三日,令黑色,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
六畜肉毒∶小豆一升,烧研。水服三方寸匕,神良。(《千金方》)。

【主治】去烦热止小便数(《别录》)。煮食明目(《日华》)。
【发明】时珍曰∶小豆利小便,而藿止小便,与麻黄发汗而根止汗同意,物理之异如此【附方】旧一,新一。
小便频数小豆叶一斤,入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心镜》)。
小儿遗尿小豆捣汁服之。(《千金》)

【主治】妊娠数月,经水时来,名曰漏胎;或因房室,名曰伤胎。用此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乃止(时珍。出《普济》)。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