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二十一卷 草之十 乌韭
《本经》下品)
【校正】移入有名未用《别录》鬼 。
【释名】石发(《唐本》)、石衣(《日华》)、石苔(《唐本》)、石花(《纲目》)、石马鬃(《纲目》)、鬼 与丽同。
弘景曰∶垣衣,亦名乌韭,而为疗异,非此种类也。
时珍曰∶《别录》主疗之证,与垣衣相同,则其为一类,通名乌韭,亦无害也。但石发与陟厘同名,则有水、陆之性,稍有不同耳。
【集解】《别录》曰∶乌韭生山谷石上。又曰∶鬼丽,生石上。 之日柔,为沐。
恭曰∶石苔也。又名石发。生岩石之阴,不见日处,与卷柏相类。
藏器曰∶生大石及木间阴处,青翠茸茸者,似苔而非苔也。
大明曰∶此即石衣也。长者可四、五寸。
【气味】甘,寒,无毒
大明曰∶冷,有毒。垣衣为之使。
【主治】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本经》)。疗黄胆,金疮内塞,补中益气(《别录》)。烧灰沐头,长发令黑(大明)。
【附方】新三。
腰脚风冷石花浸酒饮之。(《圣惠方》)。
妇人血崩石花细茶(焙为末)、旧漆碟(烧存性)各一匙。以碗盛酒,放锅内煮一滚。
汤火伤灼∶石苔焙研,敷之。(《海上方》)
【附录】百蕊草(宋《图经》)
颂曰∶生河中府、秦州、剑州。根黄白色,形如瓦松,茎叶俱青,有如松叶。无花。三月生苗,四月长及五、六寸许。四时采根,晒用。下乳汁,顺血脉调气甚佳。
时珍曰∶乌韭,是瓦松之生于石上者;百蕊草,是瓦松之生于地下者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