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金星草
(宋《嘉 》)
【释名】金钏草(《图经》)、凤尾草(《纲目》)、七星草
时珍曰∶即石韦之有金星者。《图经》重出七星草,并入。
【集解】禹锡曰∶金星草,西南州郡多有之,以戎州者为上。喜生背阴石上净处,及竹箐中少日色处,或生大木下,及背阴古瓦屋上。初出深绿色,叶长一、二尺,至深冬背生黄星点子,两两相对,色如金,因得金星之名。无花实,凌冬不凋。其根盘屈如竹根而细,折之有筋,如猪马鬃。五月和根采之,风干用。
颂曰∶七星草生江州山谷石上。叶如柳而长,作蔓延,长二、三尺。其叶坚硬,背上有黄点如七星。采无时。
【气味】苦,寒,无毒。颂曰∶微酸。
崔 曰∶制三黄、砂、汞、矾石
【主治】发背痈疮结核,解硫黄丹石毒,连根半斤,酒五升,银器煎服,先服石药悉下。
亦可作末,冷水服方寸匕。涂疮肿,殊效。根浸油涂头,大生毛发(《嘉 》)。乌髭发(颂)。
解热通五淋凉血(时珍)。
【发明】颂曰∶但是疮毒,皆可服之。然性至冷,服后下利,须补治乃平复。老年不可辄服。
宗 曰∶丹石毒发于背,及一切痈肿。以其根叶二钱半,酒一大盏,煎服,取下黑汁。
不惟下所服石药,兼毒去疮愈也。如不饮酒,则为末,以新汲水服,以知为度。
时珍曰∶此药大抵治金石发毒者。若忧郁气血凝滞而发毒者,非所宜也。
【附方】旧一,新二。
五毒发背金星草和根净洗,慢火焙干。每四两入生甘草一钱,捣末,分作四服。每服用酒一升,煎二、三沸,更以温酒三、二升相和,入瓶器内封固,时时饮之。忌生冷油肥毒物。(《经验方》)。
热毒下血金星草、陈干姜各三两,为末。每服一钱,新汲水下。(《本事方》)。
脚膝烂疮金星草背上星,刮下敷之,即干。(《集简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