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藤黄
(《海药》)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树名海藤。
曰∶按∶郭义恭《广志》云∶出岳、鄂等州诸山崖。树名海藤。花有蕊,散落石上,彼人收之,谓之沙黄。就树采者轻妙,谓之腊黄。今人讹为铜黄,铜、藤音谬也。此与石泪采之无异。画家及丹灶家时用之。
时珍曰∶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舐之麻人。按∶周达观《真腊记》云∶国有画黄,乃树脂。番人以刀斫树枝滴下,次年收之。似与郭氏说微不同,不知即一物否也?
【气味】酸、涩,有毒。
【主治】 牙蛀齿,点之便落(李 )。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附录诸藤一十九种
地龙藤 (《拾遗》)
藏器曰∶生天目山。绕树蟠屈如龙,故名。吴中亦有,而小异。味苦无毒。主风血羸老,腹内腰脚诸冷,食不调,不作肌肤浸酒服之。
龙手藤
藏器曰∶出安荔浦石上向阳者。叶如龙手。采无时。味甘。温,无毒。主偏风口,手足瘫缓补虚益阳,去冷气风痹。以醇酒浸,近火令温,空心服之,取微汗
牛领藤
藏器曰∶生岭南高山。形褊如牛领。取之阴干。味甘,温,无毒。主腹内冷腰膝痛弱,小便白数,阳道乏。煮汁浸酒服。
牛奶藤
藏器曰∶生深山,大如树,牛好食之,其中有粉。味甘,温,无毒。主救荒,令人不饥。其根食之,令人发落
鬼膊藤
藏器曰∶生江南林涧边。叶如梨叶,子如楂子。藤∶味苦,温,无毒浸酒服,去风血。同叶捣,敷痈肿
斑珠藤
藏器曰∶生山谷中,不凋。子如珠而斑,冬月取之。味甘,温,无毒浸酒服,主风血羸瘦妇人诸疾。
息王藤
藏器曰∶生岭南山谷。冬月不凋。味苦,温,无毒。主产后腹痛,血露不尽
煮汁服。
万一藤
藏器曰∶生岭南。蔓如小豆。一名万吉。主蛇咬,杵末,水和敷之。
曼游藤
藏器曰∶生犍为牙门山谷。状如寄生,着大树。叶如柳,春花色紫。蜀人谓之沉花藤。味甘,温,无毒。久服长生延年,去久嗽,治癣。
百丈青
藏器曰∶生江南林泽。藤蔓紧硬。叶如薯蓣,对生。味苦,寒,平,无毒解诸毒物,天行瘴疟疫毒。并煮汁服,亦生捣汁服。其根令人下痢
温藤
藏器曰∶生江南山谷。着树不凋。茎叶∶味甘,温,无毒浸酒服,主风血积冷蓝藤
藏器曰∶生新罗国。根如细辛。味辛,温,无毒。主冷气咳嗽煮汁服。
瓜藤(宋《图经》)
颂曰∶生施州。四时有叶无花。采皮无时。味甘,凉,无毒。主诸热毒恶疮。同刺猪苓(洗,去粗皮,焙干)等分。捣罗。用甘草水调贴之。
金棱藤
颂曰∶生施州。四时有叶无花。采无时。味辛,温,无毒。主筋骨疼痛。与续筋根、马接脚(同洗,去粗皮,焙干)等分为末。酒服二钱。无所忌。
含春藤
颂曰∶生台州。其苗延木,冬夏常青。采叶,治诸风有效。
独用藤
颂曰∶生施州。四时有叶无花,叶上有倒刺。采皮无时。味苦、辛,热,无毒。主心气痛。和小赤药头(焙)等分。研末。酒服一钱。
祁婆藤
颂曰∶生天台山中。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土人采叶,治诸风有效。
野猪尾
颂曰∶生施州。藤缠大木,四时有叶无花。味苦、涩,凉,无毒。主心气痛解热毒。
白药头等分,焙研为末。每酒服二钱。
石合草
颂曰∶生施州。藤缠木上,四时有叶无花。土人采叶。味甘,凉,无毒。主一切恶疮敛疮口。焙研,温水调贴。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