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南藤
(宋《开宝》)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并入有名未用《别录》丁公寄、《图经》石南藤
【释名】石南藤(《图经》)、丁公藤(《开宝》)、丁公寄(《别录》)、丁父(《别录》)
风藤
志曰∶生依南树,故号南藤
藏器曰∶丁公寄,即丁公藤也。始因丁公用有效,因以得名。
【集解】《别录》曰∶丁公寄生石间,蔓延木上。叶细,大枝赤茎,母大如碛黄有汁。七月七日采。
颂曰∶南藤,即丁公藤也。生南山山谷,今泉州、荣州有之。生依南木,茎如马鞭,有节紫褐色,叶如杏叶而尖。采无时。又曰∶天台石南藤,四时不凋。土人采叶,治腰痛
时珍曰∶今江南、湖南诸大山有之。细藤圆腻,紫绿色,一节一叶。叶深绿色,似杏叶而微短浓。其茎贴树处,有小紫瘤疣,中有小孔。四时不凋,茎叶皆臭而极辣。白花蛇食其叶。
【气味】辛,温,无毒。《别录》曰∶甘。
【主治】金疮痛。延年(《别录》)。主风血补衰老起阳,强腰脚,除痹变白逐冷气排风邪煮汁服,冬月浸酒服(藏器)。煮汁服,治上气咳嗽(时珍)。
【发明】志曰∶按∶《南史》云∶解叔谦,雁门人。母有疾,夜祷,闻空中语云∶得丁公藤治之即瘥。访医及本草皆无此药。至宜都山中,见一翁伐木,云是丁公藤疗风。乃拜泣求。翁并示以渍酒法。受毕,失翁所在。母服之遂愈也。
时珍曰∶近俗医治诸风,以南藤和诸药熬膏市之,号南藤膏。白花蛇喜食其叶,故治诸风尤捷。
【附录】烈节(宋《图经》)
颂曰∶生荣州,多在林箐中。春生蔓苗,茎叶俱似丁公藤,而纤细无花实。九月采茎,晒干。味辛,温,无毒。主肢节风冷,筋脉急痛。作汤浴之佳时珍曰∶杨 《家藏经验方》有烈节酒,治历节风痛。用烈节、松节牛膝熟地黄当归各一两。为粗末,绢袋盛之,以无灰酒二百盏,浸三日。每用一盏,入生酒一盏,温服。表弟武东叔,年二十余,患此痛不可忍。涪城马东之,以此治之而安。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