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通草
《本经》中品)
【释名】木通(士良)、附支《本经》)、时珍曰∶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宋本草混注为一,名实相乱,今分出之。
【集解】《别录》曰∶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阳。正月、二月采枝,阴干
弘景曰∶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 藤茎也。
恭曰∶此物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子长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谓为燕覆子,或名乌覆子。遇七、八月采之。
藏器曰∶江东人呼为蓄 子,江西人呼为拿子,如 袋,瓤黄子黑,食之去皮。苏云色白者,乃猴 也。
颂曰∶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藤生,蔓大如指,其茎干大者径三寸。
一枝五叶,颇类石苇,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开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小木瓜,食之甘美,即陈士良本草所谓桴 子也。其枝,今人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其通脱木稀有用者。或以木通葡萄苗者,非矣。按∶张氏《燕吴行纪》载∶扬州甘泉东院两廊前有通草,其形如椿不同,或别一物也。
时珍曰∶今之木通,有紫、白二色∶紫者皮浓味辛;白者皮薄味淡。《本经》言味辛,《别录》言味甘,是二者皆能通利也。
【气味】辛,平,无毒。《别录》曰∶甘。权曰∶微寒。
普曰∶神农、黄帝∶辛;雷公∶苦。
杲曰∶味甘而淡,气平味薄。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本经》)。
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治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折, 鼻息肉堕胎去三虫(《别录》)。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甄权)。
利诸经脉寒热不通之气(孟诜)。理风热小便数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士良)。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大明)。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藏器)。主诸 疮,喉痹咽痛,浓煎含咽()。通经利窍,导小肠火(杲)。
【发明】杲曰∶本草十剂∶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泻血中湿热之滞,又通大便通草甘淡,能助西方秋气下降,利小便,专泻气滞也。肺受热邪,津液气化之原绝,则寒水断流,膀胱湿热癃闭约缩,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其症胸中烦热口燥舌干咽干大渴引饮小便淋沥,或闭塞不通胫酸脚热,并宜通草主之。凡气味与之同者,茯苓泽泻灯草猪苓琥珀瞿麦车前子之类,皆可以渗湿利小便,泄其滞气也。又曰∶木通下行,泄小肠火,利小便,与琥珀同功,无他药可比。
时珍曰∶木通厥阴心包络、手足太阳小肠膀胱之药也。故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本经》及《别录》皆不言及利小便治淋之功,甄权、日华子辈始发扬之。盖其能泄丙丁之火,则肺不受邪,能通水道。水源既清,则津液自化,而诸经之湿与热,皆由小便泄去。故古方导赤散用之,亦泻南补北、扶西抑东之意。杨仁斋《直指方》言∶人遍身胸腹隐热,疼痛拘急,足冷,皆是伏热伤血。
血属于心,宜木通以通心窍,则经络流行也。
【附方】旧三,新一。心热尿赤面赤唇干,切牙口渴导赤散∶用木通生地黄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入竹叶七片,水煎服。
(钱氏方)
金疮 折∶通草煮汁酿酒,日饮。
鼠 不消∶方同上。

【主治】项下瘿瘤(甄权)。

【气味】甘,寒,无毒
诜曰∶平,南人多食之,北人不知其功。
【主治】浓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恶气,续五脏断绝气,使语声足气,通十二经脉
和核食之(孟诜)。除三焦客热,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士良)。止渴利小便(时珍)。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