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茹
《本经》下品)
【释名】离娄(《别录》)、掘据(音结居),时珍曰∶ 茹本作 ,其根牵引之貌。掘据,当作拮据,《诗》云∶予手拮据,手口共作之状也。
【集解】《别录》曰∶ 茹生代郡川谷。五月采根阴干。黑头者,良。普曰∶草高四五尺,叶圆黄,四四相当。四月华黄,五月实黑。根黄,有汁亦黄色
三月采叶,四月、五月采根。
弘景曰∶今第一出高丽,色黄。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故云漆头。
次出近道,名草 茹,色白,皆烧铁烁头令黑,以当漆头,非真也。
颂曰∶今河阳、淄、齐州亦有之。二月生苗,叶似大戟而花黄色。根如萝卜,皮赤黄,肉白。
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三月开浅红花,亦淡黄色,不着子。陶隐居谓出高丽者,此近之。
又有一种草 茹,色白。古方两用之。故姚僧坦治痈疽恶肉,有白 茹散,敷之看肉尽便停止,但敷诸膏药。若不生肉,又敷黄 散。恶肉不尽者,可以漆头赤皮和白闾茹散三钱合敷之。观此,则赤白皆可用也。
时珍曰∶《范子计然》云∶ 茹出武都,黄色者善。草 茹出建康,白色。今亦处处有之,生山原中。春初生苗,高二、三尺。根长大如萝卜蔓荆状,或有歧出者,皮黄赤,肉白色,破之有黄浆汁。茎叶如大戟,而叶长微阔,不甚尖,折之有白汁。抱茎有短叶相对,团而出尖。叶中出茎,茎中分二三小枝。二、三月开细紫花,结实如豆大,一颗三粒相合,生青熟黑,中有白仁如续随子之状。今人往往皆呼其根为野狼毒,误矣。野狼毒叶似商陆大黄辈,根无浆汁。

【气味】辛,寒,有小毒。《别录》曰∶酸。普曰∶神农∶辛;岐伯∶酸、咸,有毒;李当之∶大寒
之才曰∶甘草为之使,恶麦门冬
【主治】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本经》)。去热痹,破症瘕,除【发明】宗 曰∶治马疥尤善,服食方用至少。
时珍曰∶《素问》∶治妇人血枯痛,用乌 骨、 茹二物丸服,方见乌 鱼下。王冰言∶茹取其散恶血。又《齐书》云∶郡王子隆年二十,身体过充。徐嗣伯合 茹丸服之自消。
则茹亦可服食,但要斟酌尔。《孟诜必效方》∶治甲疽生于脚趾边肿烂。用二两,苦酒浸一宿,以猪脂五合合煎,取膏三合。日三涂之,即消。又《圣惠方》∶治头风旋眩,鸱头丸中亦用之。
【附方】旧二,新二。
缓疽肿痛∶ 茹一两,为散。温水服二钱匕。(《圣惠方》)
伤寒咽痛,毒攻作肿∶真 茹爪甲大,纳口中,嚼汁咽之,当微觉为佳。(张文仲《备急方 中焦热痞,善忘不禁∶ 茹三分,甘草(炙)二两,硝石。为末。每服一钱,鸡鸣时温酒下,以知为度。(《圣惠方》)
疥疮瘙痒∶ 茹末,入轻粉香油调敷之。(《多能鄙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