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七卷 草之六 防葵
《本经》上品)
【释名】房苑(《吴普》)、梨盖(《本经》)、恭曰∶根叶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
【集解】《别录》曰∶防葵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曝干。
普曰∶茎叶如葵,上黑黄。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中红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实白。三月采根。
恭曰∶此物亦稀有,襄阳、望楚、山东及兴州西方有之。兴州者乃胜南者,为邻蜀地也。
颂曰∶今惟出襄阳地,他郡不闻也。其叶似葵,每茎三叶,一本十数茎,中发一干,其端开 花,如葱花、景天辈而色白,六月开花即结实。根似防风,香味亦如之,依时采者乃沉水。
今乃用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
时珍曰∶唐时陇西成州贡之。苏颂所说,详明可据。
【正误】弘景曰∶防葵,今用建平者。本与野狼毒同根,犹如三建,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沉尔。而野狼毒陈久者,亦不能沉矣。
曰∶凡使防葵,勿误用野狼毒,缘真相似,而验之有异,效又不同,切须审之,恐误人疾。其防葵在蔡州沙土中生,采恭曰∶野狼毒防葵都不同类,生处亦别。
藏器曰∶二物,一是上品,一是下品,善恶不同,形质又别。陶氏以浮沉为别,后人因而用之,将以防葵破坚积为下品之物,与野狼毒同功。今古因循,遂无甄别,殊为谬误。

【修治】 曰∶凡使须拣去 末,用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黄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器中炒至汁尽用。
【气味】辛,寒,无毒。《别录》曰∶甘、苦。普曰∶神农∶辛、小寒;桐君、扁鹊∶无毒;岐伯、雷公、黄帝∶辛、苦,无毒。权曰∶有小毒。
【主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本经》)。疗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胀,口干,除肾邪,强志。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见鬼(《别录》)。久服主邪气惊狂(苏恭)。
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碗者,悉能消散。治鬼疟百邪鬼魅精怪,通气(甄权)。
【发明】时珍曰∶防葵乃神农上品药,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吴普皆言其无毒;独《别录》言中火者服之,令人恍惚见鬼。陈延之《短剧方》云∶防葵多服,令人迷惑恍惚如狂。按《难经》云∶重阳者狂,脱阳者见鬼,是岂上品养性所宜乎?是岂寒而无毒者乎?不然,则《本经》及苏恭所列者,是防葵功用;而《别录》所列者,乃似防葵之野狼毒功用,非防葵也。野狼毒之乱防葵,其来亦远矣,不可不辨。古方治蛇瘕、鳖瘕大方中,多用防葵,皆是野狼毒也。
【附方】旧一,新二。
肿满洪大∶防葵研末,温酒服一刀圭,至二、三服,身 及小不仁为效。(《肘后方》)
癫狂邪疾∶方同上。
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防葵散∶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
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云岐子《保命集》)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