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六卷 草之五 地肤
《本经》上品)
【释名】地葵《本经》)、地麦》)、王 (《尔雅》)、王帚(郭璞)、扫帚(弘景)、益明(《药性》)、白地草(《纲目》)、时珍曰∶地肤地麦,因其子形似也。地葵,因其苗味似也。鸭舌,因其形似也。妓女,因其枝繁而头多也。益明,因其子功能明目也。子落则老,茎可为帚,故有帚、 诸名。
【集解】《别录》曰∶地肤子生荆州平泽及田野,八月、十月采实,阴干
弘景曰∶今田野间亦多,皆取茎苗为扫帚。其子微细,入补药丸散用,仙经不甚用。
恭曰∶田野人名为地麦草,北人名涎衣草。叶细茎赤,出熟田中。苗极弱,不能胜举。
今云堪为扫帚,恐未之识也。
大明曰∶地肤落帚子也。子色青,似一眠起蚕砂之状。
颂曰∶今蜀川、关中近地皆有之。初生薄地,五、六寸,根形如蒿,茎赤叶青,大似荆芥。三月开黄白花,结子青白色,八月、九月采实。神仙七精散云∶地肤子,星之精也。或曰其苗即独帚也,一名鸭舌草。陶弘景所谓茎苗可为扫帚者,苏恭言其苗弱不胜举,二说不同,而今医家皆以为独帚。密州图上者,云根作丛生,每窠有二三十茎,茎有赤有黄,七月开黄花,其实地肤也。至八月而 干成,可采。此正与独帚相合。恐西北出者短弱,故苏说云耳
时珍曰∶地肤嫩苗,可作蔬茹,一科数十枝,攒簇团团直上,性最柔弱,故将老时可为帚,耐用。苏恭云不可帚,止言其嫩苗而已。其子最繁。《尔雅》云∶王。郭璞注云∶王帚也。似藜,可以为扫帚,江东呼为落帚。此说得之。

【气味】苦,寒,无毒。时珍曰∶甘,寒。
【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本经》)。
皮肤中热气,使人润泽散恶疮疝瘕强阴(《别录》)。治阴卵 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甄权)。治客热丹肿(《日华》)。
【发明】藏器曰∶众病皆起于虚。虚而多热者,加地肤子甘草
【附方】旧三,新七。
风热赤目地肤子(焙)一升,生地黄半斤,取汁和作饼,晒干研末。每服三钱,空心酒服。
目痛眯目∶凡目痛及眯目中伤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频注目中。(王焘《外台秘要》)
雷头风肿,不省人事落帚子同生姜研烂,热冲酒服,取汗即愈。(《圣济总录》)
胁下疼痛地肤子为末,酒服方寸匕。(《寿域神方》)
疝气危急∶地肤子(即落帚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简便方》)
狐疝阴 ,超越举重,卒得阴 ,及小儿狐疝,伤损生 ∶并用地肤子五钱,白术二钱半,桂心五分,为末。饮或酒服三钱,忌生葱、桃、李。(《必效方》)
腰痛积年,有时发动∶六月、七月取地肤子,干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肘后》)
血痢不止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为末。每服方寸匕,温水调下。(《圣惠方》)
妊娠患淋,热痛酸楚,手足烦疼∶地肤子十二两,水四升,煎二升半,分服。(《子母秘录》)
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煎汤频洗。(《寿域神方》)
苗叶
【气味】苦,寒,无毒
时珍曰∶甘、苦。烧灰煎霜,制砒石粉霜水银硫黄雄黄、 砂。
【主治】捣汁服,主赤白痢,烧灰亦善。煎水洗目,去热雀盲涩痛(《别录》)。主大肠泄泻和气【发明】时珍曰∶按虞抟《医学正传》云∶抟兄年七十,秋间患淋,日,百方不效。后得一方,取地肤草捣自然汁,服之遂通。至贱之物,有回生之功如此。时珍按∶《圣惠方》治小便不通,用地麦草一大把,水煎服。古方亦常用之。此物能益阴气,通小肠。无阴则阳无以化,亦东垣治小便不通,用黄柏知母滋肾之意。
【附方】新一。
物伤睛陷, 肉突出∶地肤(洗去土)二两。捣绞汁,每点少许。冬月以干者煮浓汁。(《圣惠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