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五卷 草之四 石龙
《本经》上品)
【释名】龙须《本经》)、龙修(《山海经莞(《别录》)、草续断《本经》)、缙云草(《纲目》)、方宾(《别录》)、 西王母簪。
时珍曰∶刈草包束曰刍。此草生水石之处,可以刈束养马,故谓之龙刍。
《述异记》∶周穆王东海岛中养八骏处,有草名龙刍,是矣。故古语云∶一束龙刍,化为龙驹。亦孟子刍豢之义。龙须、王母簪,因形也。缙云,县名,属今处州,仙都山产此草,因以名之。崔豹《古今注》云∶世言黄帝乘龙上天,群臣攀龙须坠地生草,名曰龙须者,谬也。
江东以草织席,名西王母席,亦岂西王母骑虎而堕其须乎?
【集解】《别录》曰∶石龙刍生梁州山谷湿地,五月、七月采茎曝干。以九节多珠者良。
弘景曰∶茎青细相连,实赤,今出近道水石处,似东阳龙须以作席者,但多节尔。
藏器曰∶今出汾州、沁州、石州,亦处处有之。
保升曰∶丛生,茎如 ,所在有之,俗名龙须草,可为席,八月、九月采根曝干。
时珍曰∶龙须丛生,状如粽心草及凫茈,苗直上,夏月茎端开小穗花,结细实,并无枝叶。今吴人多栽莳织席,他处自生者不多也。《本经》明言龙刍一名龙须,而陶弘景言龙刍似龙须但多节,似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苦,微寒,无毒。《别录》曰∶微温。
【主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鬼疰恶毒。久服补虚羸,轻身耳目聪明延年《本经》)。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疗蛔虫及不消食(《别录》)。
败席
【主治】淋及小便不通,弥败有垢者方尺,煮汁服之(藏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