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卷十四 草之三 高良姜
(《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本草》红豆蔻
【释名】蛮姜(《纲目》),子名红豆蔻
时珍曰∶陶隐居言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改为郡。其山高而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作高凉也。
【集解】弘景曰∶出高良郡,二月、三月采根。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
恭曰∶出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者细紧,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人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亦非也。
颂曰∶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花。
曰∶红豆蔻生南海诸谷,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其叶如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微带红色。嫩者入盐,累累作朵不散落,须以朱槿花染令色深。善醒醉,解酒毒,无他要使也。
时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云∶红豆蔻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始发,初开花抽一干,有大箨包之,箨拆花见。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每蕊有心两瓣,人比之连理也。其子亦似草豆蔻
【修治】时珍曰∶高良姜红豆蔻,并宜炒过入药。亦有以姜同吴茱萸东壁土炒过入药用者。

【气味】辛,大温,无毒。志曰∶辛、苦,大热无毒
张元素曰∶辛,热,纯阳,浮也。入足太阴、阳明经。
【主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别录》)。下气益声好颜色。煮饮服之,止痢(藏器)。治风破气,腹内久冷气痛,去风冷痹弱(甄权)。转筋泻痢反胃呕食解酒毒消宿食(大明)。含块咽津,治忽然恶心呕清水逡巡即瘥。若口臭者,同草豆蔻为末,煎饮(苏颂)。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癖,除瘴疟(时珍)。
【发明】杨士瀛曰∶噫逆胃寒者,高良姜为要药,人参、茯苓佐之,为其温胃,解散胃中风邪也。
时珍曰∶《十全方》言∶心脾冷痛,用高良姜,细锉微炒为末,米饮服一钱,立止。太祖高皇帝御制周颠仙碑文,亦载其有验云。又秽迹佛有治心口痛方云∶凡男女心口一点痛者,乃胃脘有滞或有虫也。多因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终身。俗言心气痛者,非也。用高良姜(以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以醋洗七次焙研),各记收之。病因寒得,用姜末二钱,附末一钱;因怒得,用附末二钱,姜末一钱;寒怒兼有,各一钱半,以米饮加入生姜汁一匙,盐一捻,服之立止。韩飞霞《医通》书亦称其功云。
【附方】旧三,新十。
霍乱吐利∶火炙高良姜令焦香。每用五两,以酒一升,煮三、四沸,顿服。亦治腹痛中恶。(《外台》)
霍乱腹痛高良姜一两(锉)。以水三大盏,煎二盏半,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
便止。(《圣惠方》)霍乱呕甚不止。用高良姜(生锉)二钱,大枣一枚。水煎冷服,立定。
名冰壶汤。(《普济方》)
脚气欲吐∶苏恭曰∶凡患脚气人,每旦饱食,午后少食,日晚不食。若饥,可食豉粥。
若觉不消,欲致霍乱者。即以高良姜一两,水三升,煮一升,顿服尽,即消。若猝无者,以母姜一两代之,清酒煎服。虽不及高良姜,亦甚效也。
心脾冷痛高良姜丸∶用高良姜四两(切片,分作四分∶一两用陈廪米半合,炒黄去米;一两用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一两用巴豆三十四个,炒黄去豆;一两,用斑蝥三十四个,炒黄去蝥),吴茱萸一两(酒浸一夜,同姜再炒)。为末,以浸茱酒打糊丸梧桐子大,每空心姜汤下五十丸。《永类钤方》∶用高良姜三钱,五灵脂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宽胸下气,大治心脾疼及一切冷物所伤。用高良姜干姜等分。
炮研末,面糊丸梧子大,每食后橘皮汤下十五丸。妊妇勿服。(《和剂局方》)脾虚寒疟寒多热少饮食不思。用高良姜麻油炒)、干姜(炮)各一两。为末。每服五钱,用猪胆汁成膏子,临发时热酒调服。以胆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下亦佳。吴开内翰,政和丁酉居全椒县,岁疟大作,用此救人以百计。张大亨病此,甚欲致仕,亦服之愈。大抵寒发于胆,用猪胆引二姜入胆,去寒而燥脾胃,一寒一热,阴阳相制,所以作效也。一方∶只用二姜(半生半炮)各半两,穿山甲(炮)三钱。为末。每服二钱,猪肾酒下。(《朱氏集验方》)
妊妇疟疾∶先因伤寒变成者。用高良姜三钱(锉)。以 猪胆汁浸一夜,东壁土炒黑,去土,以肥枣肉五枚,同焙为末。每用三钱,水一盏,煎热,将发时服。神妙。(《永类钤方》)
暴赤眼痛∶以管吹良姜末入鼻取嚏,或弹出鼻血,即散。(《谈野翁试验方》)
风牙痛肿∶高良姜二寸,全蝎(焙)一枚。为末掺之,吐涎,以盐汤漱口。此乃乐清丐者所传。鲍季明病此,用之果效。(王 《百一选方》)
头痛搐鼻∶高良姜生研频搐。(《普济方》)红豆蔻(《开宝》)
【气味】辛,温,无毒
权曰∶苦,辛,多食令人舌粗,不思饮食
时珍曰∶辛热,阳也,浮也,入手、足太阴经。《生生编》云。最能动火伤目致衄,食料不宜用之。
【主治】肠虚水泻心腹绞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志)。冷气腹痛,消瘴雾毒瓦斯,去宿食,温腹肠,吐泻痢疾(甄权)。治噎膈反胃虚疟寒胀,燥湿散寒(时珍)。
【发明】时珍曰∶红豆蔻,李东垣脾胃药中常用之,亦取其辛热芳香,能醒脾温肺散寒燥湿消食之功尔。若脾肺素有伏火者,切不宜用。
【附方】新一。
风寒牙痛红豆蔻为末,随左右以少许搐鼻中,并掺牙取涎。或加麝香。(《卫生家宝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