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白茅
《本经》中品)
【释名】根名茹根(《本经》)、兰根(《本经》)、地筋(《别录》)。时珍曰∶茅叶如矛,故谓之茅。其根牵连,故谓之茹。《易》曰∶拔茅连茹,是也。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可通名地筋,不可并名菅也,正之。
【集解】《别录》曰∶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
弘景曰∶此即今白茅菅,《诗》云∶露彼菅茅,是也。其根如渣芹甜美。
颂曰∶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六月采之。又有菅,亦茅类也。陆玑《草木疏》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入药与茅功等。
时珍曰∶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本经》所用茅根是也。其根干之,夜视有光,故腐则变为萤火。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荻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而微甘,亦可入药,功不及白茅,《尔雅》所谓白华野菅是也。黄茅似菅茅,而茎上开叶,茎下有白粉,根头有黄毛,根亦短而细硬无节。秋深开花穗如菅,可为索 ,古名黄菅,《别录》所用菅根是也。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琼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香芬,可以包藉及缩酒,禹贡所谓荆州苞匦菁茅是也。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见后芒下。
茅根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本经》)。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别录》)。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大明)。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胆,解酒毒(时珍)。
【发明】弘景曰∶茅根,服食断谷甚良。俗方稀用,惟煎汁疗淋及崩中尔。时珍曰∶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胆水肿,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致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
【附方】旧二,新一十三。
山中辟谷∶凡辟难无人之境,取白茅根冼净,咀嚼,或石上晒焦捣末,水服方寸匕,可辟谷不饥。(《肘后方》)温病冷 ∶因热甚饮水成暴冷 者。茅根(切)、枇杷叶(拭去毛,炙香)各半斤。水四升,煎二升,去滓,稍热饮之。(庞安常《伤寒总病论》)
温病热哕∶乃伏热在胃,令人胸满气逆,逆则哕,或大下后,胃中虚冷,亦致哕也。
反胃上气,食入即吐。茅根芦根二两。水四升,煮二升,顿服得下,良。(《圣济总录肺热气喘∶生茅根一握。 咀,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温服。甚者三服止,名如神汤。
( 虚后水肿∶因饮水多,小便不利。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食豆,水随小便下也。(《肘后方》)
五种黄病∶黄胆、谷疸酒疸、女疸、劳疸也。黄汗者,乃大汗出入水所致,身体微肿汗出黄柏汁。用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食。(《肘后》)
中酒毒,恐烂五脏茅根汁,饮一升。(《千金方》)
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
劳伤溺血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
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
吐血不止∶《千金翼》∶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妇人良方》∶用根洗捣汁,日饮一合。
竹木入肉白茅根烧末,猪脂和涂之。风入成肿者,亦良。(《肘后方》)
茅针(即初生苗也。《拾遗》)
【气味】甘,平,无毒。大明曰∶凉。
【主治】下水(《别录》)。治消渴,能破血(甄权)。通小肠,治鼻衄及暴下血,水煮服之。恶疮痈肿、软疖未溃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煎饮,吐血衄血,并塞鼻。又敷灸疮不合, 刀箭金疮止血并痛(大明)。
屋上败茅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猝吐血,锉三升,酒浸煮一升服。和酱汁研,敷斑疮及蚕啮疮(藏器)。屋四角 【发明】时珍曰∶按《陈文中小儿方》∶治痘疮溃烂,难靥不干。多年墙屋上烂茅,择洗焙干,为末掺之。此盖取其性寒而解毒,又多受雨露霜雪之气,兼能燥湿也。
【附方】新三。
妇人阴痒∶墙头烂茅、荆芥牙皂等分。煎水频熏洗之。(《摘玄方》)大便闭塞,服药不通者。沧盐三钱,屋檐烂草节七个。为末。每用一钱,竹筒吹入肛内一寸即通,名提金散。
(《圣济录》)卒中五尸∶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 涌起,或牵引腰脊,此乃身中尸鬼接引为害。取屋上四角茅,入铜器中,以三赤布覆腹,着器布上,烧茅令热,随痛追逐,跖下痒即瘥也。(《肘后方》)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